跳过导航

“五年规划”草案文本专题解说文章-关顾弱势群体和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政府施政的重点

讓長者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為”,安享晚年,政府借鑒多元治理思維應對人口老化。

关顾弱势群体,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政府施政的重点。 首先,弱势群体是根据人的社会地位、生存状况、生理特徵和体能状态来界定的,主要指在社会中一些生活困难、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歧视的人群,例如儿童、老人、残疾人士、失业者、贫困者、灾难受害者、非正规就业者以及在劳动关系中处於弱势地位的人士。关顾弱势群体,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对处於弱势地位的困难人群给予优先支持,使其衣食、住房、教育、医疗、就业、安全、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等基本生活需求得到基本满足,这不仅是为了有效改变弱势群体自身的弱势地位,而且也是为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更加公正。基於这一点,澳门特区五年发展规划草案文本中表示,推进精准援助,为弱势群体提供生存保障和发展机会,不让弱势人士跌出基本生活保障的安全网。这无疑体现了政府的承担勇气和主要策略。政府旨在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政策,在持续优化居民福利的同时,为弱势群体提供有效的制度性支援,既支持弱势群体通过自身的努力,走向自立、自尊、自强,又加大关心和照顾弱势群体的力度,培育、调动和增强弱势群体改变其弱势地位的自助能力。政府表示关顾弱势群体,巩固和完善民生福祉。透过教育、培训、帮助弱势人士掌握就业技能,发掘潜能,踏上新的人生路;实施教育公平,不让居民因家庭困难而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帮助贫困家庭子女通过教育掌握知识和才能,在就业的路上自立自强,以消除跨代贫穷;坚持让社会保障体系朝均等性、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以多点支撑、多重覆盖的模式,不断完善居民基本生活安全网;努力改善援助残疾人士的保障制度,优化现有的福利津贴,透过立法或修法的方式,将临时性残疾补助津贴转变为长期福利措施,让残疾人士能获得适切的保障。 其次,长者曾为澳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社会宝贵的财富,家庭、政府、社会都要关爱和珍惜。为积极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全面关爱长者,让长者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安享晚年,政府借鉴多元治理思维应对人口老化。第一,继续弘扬敬老尊老的精神,共同发挥家庭和社区的积极作用,初步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为辅助的养老服务体系,为长者在熟悉的环境健康愉快养老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日常所需的服务。第二,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巩固和完善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增强和改善长者的体魄和健康,构建优质、便利、安全的安居环境。第三,完善专业团体参与养老服务业的扶持政策,加强与专业团体的合作,鼓励他们兴建老人院等长者服务设施,支援他们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共同缔造更适合长者“原居安老”的生活条件。第四,借镜外地经验并结合澳门实际,需要全社会同心协力应对人口老化的挑战。为此,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养老服务,激发养老服务业发展活力,发展以长者为目标客户的“银发产业”,为长者提供基本的健康服务和消费需求,切实满足困难老人群体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第五,全社会必须同心协力应对人口老化的挑战。政府将构建全方位的人口发展战略,涵盖出生、教育、就业、养老等人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此外,在出生阶段,保障妇幼健康,鼓励优生多育,并适时为妇女提供配套的支援措施,包括鼓励生育的资助措施、育婴的补助津贴等。在教育阶段,加强教育长效机制建设,一方面让居民通过教育增强竞争力,提高生产力,另一方面为长者提供老有所学的条件,让有能力的长者再为社会作贡献。在就业阶段,通过加强就业保障,提高就业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在养老阶段,通过巩固和完善养老保障,为长者在熟悉的环境活得健康愉快创造良好的条件。总之,以人生不同的发展阶段作为切入点,完善各阶段的政策和部署,充分利用和发挥出生、教育、就业、养老等方面的积极因素,与广大居民共同努力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是未来五年特区政府施政的重要思路和策略。

查看图库


此页面有问题吗?

帮助我们改进GOV.MO

* 必填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