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PISA之父”讲座启示深刻 教育界获益良多

老柏生向Andreas Schleicher部長致送紀念品

踏入21世纪,现代科技给全球带来重要变化和持续竞争的局面,教育也应与时并进,在知识与科技急速发展的新时代,教学人员须增进专业的知能与精神,放眼世界,致力培养具有未来视野的国际化人才。

PISA之父首次来澳 演讲座无虚席

教育暨青年局为加强澳门教育界对国际教育发展新趋势的了解,邀请了享誉全球的国际级评核专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与技能部,有“PISA之父”之称的Andreas Schleicher部长首次亲临澳门,於2018年6月2日(星期六)下午五时至七时在教青局仲尼堂作专题演讲──“Preparing Students for Their Future, Not Our Past”。出席是次演讲的人员包括教青局局长老柏生及该局主管、非高等教育委员会委员、教学人员专业发展委员会委员、澳门大学PISA中心人员,以及学校校长或代表等近200人。

Schleicher部长运用PISA 2015的各项数据,向与会者分析和比较澳门与其他国家的研究数据和教育现况。

学习内容宜深入精准 时间重专注不重长短

学习方面,Schleicher强调教学内容要深入精准,不需要教授大量繁琐及乏味的课程内容,学习时间也应重专注不重长短;深度的教学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及发展论证、思辨和创意思维等能力的关键,且有助整体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解难能力,相反过度的牢记和操练对学习的动机、兴趣和效果有负面影响,然而,掌握一定的记忆策略,附以对知识的理解和合理运用最为重要。

师长的关心有助提升学生学习表现

PISA 2015的学生生活满意度数据显示,老师和家长的正面支持,学生与同侪的良好关系,以及参与有益身心体育活动的频率等,均直接且正面影响学生的学习表现和生活满意度;反之,沉迷互联网会导致社交支援薄弱、对学业产生焦虑和生活满意度下降。因此,Schleicher建议学校和家长要积极关心孩子的生活素养和幸福感,让他们能从小身心健康成长。

习效果谁较优原来大班胜小班

Schleicher在分析PISA 2015班级规模、师生比和科学成绩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就读大班学生的科学成绩不一定低於小班的学生;进一步的分析结果发现,就读每班约25人(小班)美国学生的科学成绩却低於每班约45人(大班)的中国学生,原因除了学生在大班能有效互动和互相学习外,亦因为中国教师有更多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参与教学研究和培训,并能把有关学科知识和教学技巧应用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从中获益。Schleicher强调班级人数下降无助培养高水平学生,反之,教师的积极性、专业能力、教学技巧,以及带动课堂互动的有效性才是关键。他又称,要培育高水平学生,家庭、学校、企业、社区和政策制定者必须拥有共同愿景,因此,学校须透过不同的途径和资源,加强跨专业和文化的联系,为学生创设多元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教与学协同效应。

OECD倡导个人与社会幸福感 为2030年学习目标

为积极配合社会和教育的未来发展需要,OECD倡导把个人与社会的幸福感作为2030年的学生学习框架目标。Schleicher称学生除了掌握知识、技能、体能与实务三大关键能力外,还要学会承担责任、调和紧张关系和解难、与人合作,以及创造新价值等软实力。部分OECD成员国为准备2030年达至个人与社会幸福感的目标,已开始检视及对比现行初中课程与OECD的2030学习框架。他举例分析和比较不同成员国学习内涵和课程领域的侧重点,并强调与人合作是学生未来不可或缺的能力,并鼓励家长和教师要推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与人合作和培养重视及尊重别人的态度。

Schleicher部长在接近两个小时的演讲中,为澳门教育界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启示,让与会者深入反思教育的意义。在答问环节中,参加者踊跃提问,就如何优化学校发展与家长教育工作,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提升学生创意思维、数码阅读及后设认知能力等内容与Schleicher部长交流,专题讲座在热烈的问与答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查看图库


此页面有问题吗?

帮助我们改进GOV.MO

* 必填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