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组稿编辑的《澳门研究》第89期经已由澳门基金会出版。《澳门研究》以“研究澳门,服务社会”为宗旨,透过选编、刊登海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论文,荟萃各家学术思想,是推动和深化“澳门学”建设的重要阵地,深受海内外学界的关注。
第89期设有“经济社会建设”、“文学及语言学”、“法律研究”、“宗教与历史”、“中国历史上的白银问题”以及“澳门学”等栏目。在“经济社会建设”栏目中,曾忠禄、Susana Mieiro及纪春礼的《澳门产业多元化的方向与对策》,比较了人口与澳门接近的两个微型经济体马耳他和卢森堡的产业结构,认为澳门的产业多元化可考虑高端制造业、国际金融服务业和互联网博彩业;吴玫和赵莹的《世界休闲之都──澳门媒体形象中非博彩元素符号研究》一文,研究通过对澳门城市在中英文媒体中呈现的形式,为澳门城市品牌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指引方向。
“文学及语言学”方面有夏泉及高志军的《“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澳门”》,提到“文化澳门”建设可凭藉自身优势,从中国的澳门(立足中华文化)、澳门的澳门(植根本土)、世界的澳门(放眼世界)三个维度深耕文化沃土,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宗教与历史”栏目则载有张龙平的《清代中后期来华西方人的海幢寺印象与宗教文化观念》,聚焦清代中后期在“一口通商”与开启在华传教的大背景下,考察来华西方人的海幢寺印象及其宗教文化观念;陈伟明和李玉姬的《近代澳门灾害与灾害保护神研究 (1840-1949)》,探讨了澳门灾害保护神信仰对近代澳门的灾前防灾、灾后救灾、稳定社会秩序、重建经济文化架构方面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及历史意义;张中鹏的《黄明堂案与清末民初中葡政治关系的走向──以引渡交涉问题为中心》,综合各种史料及新发现档案,纠正既往结论的模糊与错讹,并进一步考察案件缘起和案情演变;皇甫铮的《流动人口与城市融入──九位“澳门—珠海”跨境劳工的生命史研究》通过对跨境劳工的生命史访谈,揭示了现代澳门高速经济发展下人们的生活和生命体验。
“中国历史上的白银问题”栏目有已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耿升的《16-18世纪广州对外贸易与国际白银市场》一文,讨论16-18世纪东方市场促生并发展了货币的白银化或全球化,其中“广州—澳门”这个东方市场的核心区起到决定性作用,不啻是白银货币化和贸易国际化的“孵化器”之一。其他文章还包括王国强的《1949年以前澳门教科书的出版概况》,通过多个出版统计,说明不同时期中外文教科书的发展特征。
第89期《澳门研究》定价澳门币80元,澳门各大书店及香港均有代售,该期的电子档亦已同时上载至澳门基金会澳门虚拟图书馆网站(http://www.macaudata.com),欢迎读者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