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勇於变革 共同承担 —— 施政专题阐述
五. 交通、住屋与城规
受自然环境的限制,澳门的道路资源一向不足。随着经济起飞,旅客数字持续上升,路面的使用更形紧张,交通问题更为凸显。因此,政府明年决定一系列的施政部署,把更有效地整顿市内交通,作为明年致力缓解市民困扰、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施政重点。
交通问题成因复杂,故必须以系统思维,透过多个层面的协同努力,作出综合治理。政府正与立法机关通力合作,促进道路交通法律草案的完善,并尽快完成相关立法程序。政府将正式整合多个部门的分散功能,成立具统筹性的交通事务局,实现职责分明,施政及时到位。抓紧推进并完成具枢纽性道路网络的整治,扩宽澳门半岛的环岛干道,打通外围交通命脉。积极回应离岛的快速发展和市民居住习惯的转变,加快全天候海底隧道的建设,确保未来澳氹两地人物流的畅通不误。加大监管力度、尽力创造条件,致力提升公交系统的服务质素和安全水平;在适当增加的士数量的同时,采取鼓励措施强化非旅游区的的士服务。继续增加室内泊车位的数量,加强巡查执法,务求让出更多的行车路面。同时,政府正积极研究减轻路面负荷的其他可行方法。
根据对澳门持续较快发展前景的评估,若只从畅通路面这单一角度寻找纾缓交通压力的路径,将无法满足市民的交通需求,亦配合不了社会的发展。为此,政府决心在社会的支持下,加快引入轨道集体运输系统。政府已展开新一轮的谘询,希望广大市民充分表达意愿,提出完善建议,政府将在此基础上,制定更为便民的、科学合理的最后方案,并尽快启动轻轨系统的建设,以从较根本层面解决交通问题。
为了建设优质、健康、和谐的城市,强化对本澳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整体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政府正透过科学的分析研究,循序渐进地推进整体城市规划。新区建设着重加强规划和配套安排,旧区重整强调居民利益的维护和生活素质的提升。政府继续在旧区重整谘询委员会的大力配合下,扩大市民知情权,鼓励意见充分表达,倡导“以人为本”和法治精神,最大程度地协调社会上不同群体的利益与需要,共同建设更为理想的社区环境。
基於切实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和适当扩大市民活动空间的考虑,政府已委托专业顾问公司,在严格按照珠江水利委员会规定的前提下,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本澳填海设立新城区展开探讨和专业规划,以期为澳门发展需要提供必要的土地储备。填海所得土地将透过适当规划,完善整体的交通布局、优化海岸景观、增添更多的绿化地以及休憩观光设施,使之成为有前瞻规划的新城区。有关计划的概念,将在中央政府正式批覆后,进一步谘询市民意见,然后逐步予以落实。
全力协助市民解决基本居住问题,是我们促进安居乐业的主要着力点。为此,政府正在北区加紧兴建社会房屋,确保实现提供较多社屋单位的承诺。经济房屋的兴建力度也在加强。相关职能部门亦加快思维更新,推进租赁、竞投、转让法例的完善,使社屋和经屋的供应,能有效惠及真正有居住需要的市民。同时,政府积极推进深入、全面的研究,在明年内制订支持本澳市民,尤其是年青人首次置业的政策。
六.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既是澳门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今社会的迫切需要。我们要充分运用政府和民间,医院和诊所的医疗卫生资源,建立起一个涵盖所有社区的医疗卫生网络。我们将以有关部门为核心,为弱势社群提供亲切、高效的一站式服务。我们强化社会服务中的紧急服务优先性,在复康服务方面,强化各种专业力量组成的综合支援。针对长者的服务需要,将於明年展开适当的立法工作,确保长者获得全面的生活支援。因应个人不幸事件和家庭危机之间的重大关系,陆续编织起一个健全的家庭危机处理网络,促进家庭和谐。关系市民全天候日常生活素质的环保工作,不但要当下做好,更要未雨绸缪。上述各领域的工作,都有赖部门与部门之间,政府和社会之间的互助合作,使我们对市民的人文关怀,达到真正贴心的,无所遗漏的要求。
明年,政府加强推动本澳企业私人退休基金制度的广泛设立,为此,将研究雇员供款部分之职业税豁免,并完成有关的立法程序,让市民进一步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与此同时,政府将参考国际社会的先进经验,全面检讨现行的社会保障基金制度,使之朝着更为全面、更人性化、更现代化的方向,逐步作出更大的完善。
七. 教育与文化发展
在教育领域,我们将结合标准化和多元化的教育需要,全力推动教育体制的变革,使全新社会环境中的教育机构,充分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装备,提升办学的水准。在注重市场和竞争的教育氛围中,凸显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在教育事业中分别担当的角色,提升教育自主的品位,使学校取得全新的竞争力,发挥更大的潜能和优势。不但透过工作量的合理化,更透过促进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升,让教师尽情发挥传道授业的专业才华。移植先进的国际教学模式和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潜能,并让浓厚的求学气氛,从校园延伸至社会。我们不但训练大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还要训练他们抽象思维的能力,整合知识,作出合理的怀疑和科学的批判,从中提出一定创见的能力。推广通识教育,培养一专多能,具备广阔的知识视野,善於从不同的知识范畴中提取灵感,得出丰富思考成果的人才。弘扬为兴趣而求知,为学问而做学问的精神;支持“冷门”而战略价值无比重要的学科建设,平衡教育单面化、商品化的趋势,构建一个健全的现代化知识体系和教育体系。无论高等教育和非高等教育,都应为学生提供竞争和合作相结合的完整训练,使新一代的青年领袖,从学生时期开始,逐渐脱颖而出。
未来一年,政府朝着非高等教育全面免费的战略目标,继续作出策略推进。尽快制订可行的方案,加快现有的进度,不迟於二零零九年,彻底完成这一历史性的重大施政任务。
全力推动兼融普及性和专业性的教育、学术和文化艺术活动。推广普及读物的阅读,同时培养阅读世界名着,尤其是大师级经典名着的风气;加强图书评介和阅读交流。利用近年十分活跃的青少年科学活动和比赛,促进青少年以至更多人的科普兴趣,培养社会化的科学精神和理性意识。鼓励研讨会举办模式的革新,让不同见解的交锋,深化社会的思考。提倡不拘一格,自由组合的文化沙龙活动,培养切磋学问、探讨问题的社会氛围。提供更多机会,让学养丰富,思路不落俗套,自成一家的讲者走上讲台。推动写作风气,鼓励更多寓意深刻,分析犀利,文采斐然的上乘作品问世。尝试发展富于人文性、思辨性的文史宗哲普及教育,采取免费的兴趣班形式,让有兴趣的市民轻松修读。推动各种学问、技艺的名师设帐授徒,使他们的独门真传觅得更多知音,后继有人,发扬光大。扩充展览场地和演艺活动场所,让文化艺术爱好者获得更多用武之地。开发艺术理论和艺术评论,提高社会的艺术成就和欣赏能力。藉着文化艺术的普及和提高,增加市民审美情感,彰显道德文明的价值。
八. 建设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建设,是社会常规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要紧扣时代的转变,丰富和谐的内涵,以开放和前瞻的精神,建设新型的,高质素的和谐社会。
作为一个具有自由港性质的国际城市,澳门以开放的态度迎接全球一体化的浪潮,进入了全方位的社会转变时期。处於这个背景,社会和谐以一种比较动态的方式呈现,不但十分正常,更是社会自我觉醒的进步表现。
在经济迅速转型的推动下,澳门由相对静态的社会,转为充满变数的社会,由偏重协商的社会,转为竞争气氛日渐浓厚的社会,其中的挑战,带出活跃的社会诉求,并和经济繁荣一起,形成一种真实的并存。
我们充分留意到,在社会不同阶层的诉求之间,不容易取得协调,与此同时,这些诉求又分别同时向政府提出。这些事实充分指出,民间和政府,对社会和谐的建设,都有共同的责任,共同的使命。
在社会转变时期,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变革与承担。只有断然变革,才能化解转变带来的冲击,降低由冲击所衍生的不和谐因素;只有坚定承担,才能避免冲击的互相转嫁,实现一种无形的互助,让不和谐的因素,消减於无形之中。
变革和承担,也是一体的。变革,正是勇於承担的表现;承担,正是无悔於付出变革的代价。因此,变革与承担的精神,给予和谐屹立不倒的根基,历史这样广泛深入地给予我们表现这种精神的机会,并不常有,我们决不可错过。
无论政府和社会,都要多作自我完善,这是社会和谐的首要前提。相比之下,政府的责任则更重一些。政府率先以变革和承担的精神,落实“一国两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使命;同样,也只有在政府和社会携手共建的和谐社会中,“一国两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和谐的重要基础,在於制度化的公平。政府必须将行政主导的优势,充分发挥在施政公平上。全面增强施政透明度,尤其是涉及投资者利益和市民就业权益的关键行政环节的透明度。向传媒提供更加全面,更多细节,更具连贯性的政府讯息。强化对公共行政的廉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全力打击不规则的行为。只有藉由制度化的公平,才能确保各种社会利益获得兼顾的稳定性,同时确保公平理念及其贯彻的严谨性,使真正的不公平现象得以矫正,维护社会的和谐。
藉着处理社会矛盾的秩序化安排,应有的诉求更能获得理性的表达,促进对话的双方或多方,以友好的合作精神,博奕的科学态度,寻找缩短立场距离的共识,使争议的课题,比较迅速地进入解决的程序,避免拖延下去,对社会和谐产生无限期的损害。
归根到底,社会矛盾的解决,必须建立在深厚的法治基础上。我们要强化社会的法治精神和公民意识,提高公众遵守法律的自觉性,只有这样,各种社会诉求,才能获得可靠的法律保障,避免受到扭曲,对社会和谐构成挑战。法治,更以公正的裁断,解决社会纷争,恢复社会和谐,确保社会和谐得到恒常的守护。
强化政府与各界社团之间的合作,是和谐社会建设极其重要的一环。政府将透过各种谘询机制,以及分区性的公共服务网络,和社团建立深入细致的联系,改善政府的服务工作。我们要充分尊重社团自身特有的社会优势,大力支持社团提供的居民服务及其举办的社会活动。
我们坚信,在政府和各阶层共同培育的善意与关怀面前,没有任何合理诉求,不能透过各方面衷诚合作而得到解决。与此同时,我们要尽可能赶在民间诉求积少成多之前,对有关社会问题,给予及时的预防与纾缓;在施政上,要从政策制订到前线服务,从解决公众普遍的困难,到解决少数人个别的困难,都尽可能做到市民之所需所期。总之,时刻保持各阶层市民比较满意的整体生活感觉,社会的和谐,才是完整的,真实的,持久的和谐。
和谐的终极支柱,最后在於个人自身和家庭。我们要博采人类道德思想的精粹,让广大人群了解道德和幸福的统一性,了解道德既是必须的,更是应该的,了解道德的坚持是一种不容有失的个人尊严,一本人格力量的永久护照。
道德文明建设,尤其要求各级官员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秉持正确的公共服务伦理,使政府各个领域的工作,都能体现出应有的道德文明价值。
热爱国家,热爱澳门,是道德文明建设之光,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就是一心为公,大局为先的情操。我们要身体力行,促进更多的人,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在社会转型中得到发展的一些事物,我们要对其增进市民福祉的一面,给予客观的肯定,与此同时,必须促进个人的道德自律,让其消极影响自行降低。只有这样,才能从事物的矛盾中建立起比较合理的道德统一,使道德的价值在特定的时代环境中,获得务实的呈现。我们的道德免疫力,也必须经历一定的道德考验,才能有所增强。
社会持续的道德进步,系於青少年的道德成长。我们要加速中小学品德与公民教育的规范化。继续透过师资方面的支援,以及德育课程的强化,培养青少年正确的道德观念;同时,让他们深入了解社会,提高道德判断力。对具有优异道德表现的市民,给予嘉许和奖励,并让他们的事迹,成为道德教育的资源。
道德的体现,还在於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认知态度。我们要尽可能掌握事实和事实之全部,并参照相关的历史经验,采取严谨的逻辑方法,探讨事实的性质和影响,给出理性、中肯的结论,真正造福於社会。政府将透过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中心,整合社会资源,按部就班地就人口政策、城市规划、经济适度多元化、居民生活素质等重大项目,进行科学的研究,为各项长远的施政课题,提供坚实可靠的智力基础。
心灵和思想,是道德的故乡。我们要积极研究各大宗教,以及包括儒家和道家在内的各大思想流派,吸取、综合其中导人向善的精华,采用适合於时代的方式,深入解说,广为弘扬,让广大公众进一步建立起道德观念的自觉性,以及道德实践的自主性,使整体社会生活,获得道德能量的根本增强,使我们整个道德文明的存在,获得源远流长的支撑。
总体言之,和谐社会的建设,取决於政府率先作出变革与承担。藉着制度化的施政公平,包括处理社会争议的秩序化安排,巩固和谐的基础。藉着公正的法律裁决,以法治为最强大的后盾,解决不和谐的问题,使和谐得到安全的保护。藉着人类道德思想精华综合、深入的弘扬,使社会和谐建基於个人道德素质这一终极前提。具备了以上这些缺一不可的条件,持平公允、以和为贵的处事准则,将确保秩序的稳定,社会的进步;守望相助、乐善好施的习惯,亦以无形之手,增进财富分配的公正与平衡;多姿多彩的人文兴趣,则让健康、正派的生活稳占上风,主导社会。道德文明建设所到之处,正是和谐社会立足之点。 主席,各位议员,
根据公共财政收入有所增加的实际,政府将继续推行税费减免政策,以期支持中小企营运、改善市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政府将继续实行过去一年所采用的税费减免措施,即在职业税、营业税、房屋税、招牌税、旅游税、小贩牌照费、摊档租金、非人寿保险印花税、银行手续费印花税等方面继续作出相同的减免安排,并继续发放长者津贴。明年新增加的税费减免项目将包括,豁免人寿保险印花税、流动电话牌费和传呼机牌费。实行上述的税费减免安排,政府明年收入将减少约四亿七千万元。另一方面,根据澳门社会的经济环境和薪酬变化趋势,特区政府决定建议在明年调整公务人员薪酬,把其薪俸索引点金额由现时之52.5元上调至55元,增幅为4.76%,并将在明年把有关法律草案提交立法会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