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学术研究讲座“澳门与中美早期关系的形成(1784至1844)”,将於9月28日(周五)下午6时30分在塔石广场文化局演讲厅举行,由美国迈阿密大学历史学博士何思兵主讲。讲座以普通话进行,设粤、葡及英语同声传译,欢迎有兴趣的居民参加。 从事广州贸易的美国商人於十八世纪末聚居澳门,使澳门成为中美经济、文化最早的交滙地。美国在东亚的经济势力在十九世纪随即迅速扩张。十九世纪上半期,对华贸易在美国对外贸易中位居第三,仅次於英国和古巴的贸易,彰显了商业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对华贸易亦促成了外交关系和传教活动的发展。一八四四年,中美两国在位於澳门城外望厦村的普济禅院签订了第一个中美条约。这个包括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的条约侵犯了中国的主权近一个世纪之久。在中美早期关系演进的过程中,澳门这个传统的转口贸易港和欧洲人在中国沿海唯一的居留地,成爲中美政治、经济、文化的接触点,在两国关系形成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是次讲座将分析第一艘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在澳期间,澳门在广州对外贸易体系中的地位,阐述澳门及望厦地区在《望厦条约》签定前夕的国际地位问题,分析中美两国选择在澳门半岛谈判和签订第一个中美条约的原因,揭示美国在华最大的贸易公司——旗昌洋行在美国对华外交中所起的作用,并从国际法的角度重新探讨《望厦条约》的历史意义。 讲者何思兵,主修美国外交史,研究领域为中美关系史、海外华人研究、太空政策等,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海外华人研究通讯》执行编辑。曾发表学术论文〈澳门与中美关系的形成:从中国皇后号到望厦条约 (1784-1844年)〉及〈旗昌洋行与十九世纪美国对广州贸易〉等多篇。 本研究课题获文化局学术研究课题奖励。如有任何查询,可致电5986544与文化局朱小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