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中心日前首次专门针对社工、大学生和中学生,以工作坊形式探讨「澳门城市概念性规划纲要」,与会的年青人不约而同地提出澳门的城市定位应不仅是强调经济和对外实力,还应体现本地人的需要和价值观。此外,与会年青人比较重视建设环保绿色城市和提出以地方性的社区发展组织来参与管理社区事务,从而改善各区居民的生活素质。 可持续中心与鲍思高青年服务网络合作举办「澳门城市概念性规划纲要」工作坊,与近四十位社工和年青人共同探讨了城市定位、交通、居住环境和生态绿化等规划问题。「澳门城市概念性规划纲要」工作小组组长吕泽强建筑师向与会者介绍了纲要谘询文本的内容后,可持续中心更首次以分组讨论形式和年青人一起探讨特区的未来。 在城市定位方面,有讨论结果认为城市定位应是对内的政策多於对外,虽然他们认同博彩旅游业对澳门的重要性,但规划纲要的城市定位若较强调经济和对外实力,会显得忽略了澳门人的需要和体现澳门人的价值观。同时,城市定位应考虑到提升人口素质方面,并以完善教育、交通和居住环境来作配套。有意见认为,城市定位可考虑以环保为主轴,从而带出各方面的发展目标与愿景。 在交通方面,与会者基本认同轻轨建设,但认为市民须面对建设过程中的不便,公共巴士亦须及早优化班次、路线和转乘服务以作配合,同时政府应有措施减少私人车辆流量和以税务优惠引入环保车辆。他们认为,在建立公交系统和引入环保车辆后,环境污染的情况将得到改善,而居住环境的素质亦相应得到提升。此外,有意见认为,谘询文本提出了增设步行系统,在落实有关规划时,一方面须考虑市民的接受程度,另一方面则须考虑能否与公交系统的站点连接。 在居住环境方面,与会者认为最重要是减少污染,居住环境的绿化地块须足以填补环境污染带来的破坏,其次是增加公共空间。会上有讨论结果认为,在社区内应加强公民教育,让全澳市民共同参与环保绿化,特别是废物回收和再利用。当公民意识藉此得到强化后,会增加市民对社区环境永续管理的意识,社区的公共空间将会因此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利用。同时,有意见提到,现时的社区存在乏人管理的状态,建议政府应推动成立社区发展组织,在不同社区设立参与社区管理和发展的组织,透过推动民间参与来向政府及时反映社区的问题,让政府、社区发展组织和居民共同参与改善社区环境。 可持续中心认为,上述的工作坊,将有利凝聚澳门的新生一代以主人翁身份,对澳门特区的未来多予意见,共同参与澳门的建设,而「澳门城市概念性规划纲要」公开谘询活动将至9月20日结束,在9月份可持续中心将陆续到中学和大专院校,向中学生、大学生和教师进行谘询和协助推动城规的公民教育活动,让年青人能持续深化对澳门的归属感和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