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丰富生态教育元素 持续完善生态区环境


随着本年的候鸟季於5月结束,环境保护局计划在非鸟季期间,持续开展优化路氹城生态保护区的工作,包括完善区内生态环境、丰富自然研习径植物品种,进一步发挥生态区的教学研习功能。 随着气温逐步回升,自今年3月中开始,来澳越冬的53只黑脸琵鹭已陆续离澳,返回繁殖地。在5月10日后,再没有在生态区内发现黑脸琵鹭的踪迹,亦代表2011至2012年候鸟季已经结束。自路氹城生态保护一区在今年2月有限度向公众开放后,截止6月中,已有1,378人次到生态保护区参观学习。 生态保护区是澳门重要的环境资源,环境保护局除致力保护本地生态环境的稳定外,亦会在汲取邻近地区的成功经验,以及谘询专家的意见后,在不影响自然生态资源的前提下,不断提升其湿地保护区的生态教育功能。 继2010年於生态区进行优化工程后,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工鸟礁和竹桩上都观察到有候鸟栖息。而在2011年鸟季,生态区的鸟类种数亦维持稳定。 由於过去生态区的优化效果良好,并取得一定成效,今年5月至9月的非鸟季期间,环境保护局将继续按序展开一系列优化工作,包括:一、收集学校意见,於贯通2间观鸟屋的自然研习径旁种植配合教学需要的植物,以丰富自然研习径的植物品种,扩大自然研习径的教学研习功能;二、清理生态一区水体中的大型绿藻及水边清草,以保证水体水质的稳定,以及扩大浅滩面积,为刚孵出的鹭鸟提供更多栖息生境;三、优化生态一区滩涂,包括平整中央岛石滩、调整水边竹枝高度、加插竹桩供鹭鸟歇息;四、於生态一区围板的观鸟台加设遮蔽设施,改善市民观鸟的环境并减少对鸟类的影响;五、培育秋茄苗,为日后生态二区的生态恢复工作做好准备。 同时,环境保护局将继续透过《粤澳合作框架协议》,加紧与内地在生态保护范畴的联系和交流,优势互补,共同构建区域生态系统,并推动两地在湿地科普教育,以至生态旅游资源共享的建设。

查看图库


此页面有问题吗?

帮助我们改进GOV.MO

* 必填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