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门研究》第105期经已出版

《澳门研究》第105期封面

由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组稿编辑的《澳门研究》第105期经已由澳门基金会出版。《澳门研究》以“研究澳门,服务社会”为宗旨,透过选编、刊登海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论文,荟萃各家学术思想,是推动和深化“澳门学”建设的重要阵地,深受学界关注。

该期的论文栏目分为“经济社会建设”、“城市规划”、“文化研究” 、“历史研究”、“文学研究”和“教育研究”六部分。在“经济社会建设”中,林雪仪和李秀珊的〈官方旅游项目宣传建构的澳门旅游形象〉采用语料库辅助的多模态方法来检视三个标志性旅游事件,分析官方在旅游项目宣传材料中对澳门旅游形象的建构;王俊皓、苑皓和阮智豪的〈澳门旅游需求研究——基于机器学习及互联网搜索热度〉比较不同的搜索引擎热度代表的海内外游客搜索偏好的数据,瞭解机器学习类模型在进行澳门旅游需求预测时的准确度优劣。

“城巿规划”有施养正的〈澳门都市更新中的公共利益导向困境与影响因素〉,发现澳门都巿更新实质上与利益结构、分配体制和权力结构的转变有关,并提出相关建议;郭立怡、吴秉声的〈非正式住宅:二十世纪澳门都市形塑过程中的契机及过渡媒介〉以非正式部门为视角,观察生活在澳门社会边缘的人们在进入都市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处境,以及其如何推动都市环境的发展。

“历史研究”有秦云周和陈芬的〈粤澳金融合作视野下的广记银号(1939—1945)〉,文中主要依据原始檔案、银行内部报告等一手史料,通过梳理广记银号的发展演变,探讨这一地方性金融机构对华南抗战的贡献;方木欢的〈澳门华商与社团的关系网络建构及其社会资本形成〉选取澳门中华总商会、镜湖医院慈善会、同善堂为案例,通过分析它们的起源与发展过程,探讨澳门华商如何通过立足并支持社团发展而建立社会关系网络,增加其社会资本存量而形成一种社会性权力。

此外,“文化研究”有蓝宇东的〈澳门居民的跨境流动与国家认同〉,文中表明社会距离是提升国家认同的关键,通过打造大湾区共同身份的认同最终实现国家认同的提升;“文学研究”有赵皙的〈双向合流:2021年澳门文学研究概况〉,以大湾区文学视野中的澳门文学、澳门新文学的发生及澳门文学史沿革、澳门文学研究本土化图景的构建三方面总括2021年澳门的文学研究;“教育研究”刘子源的〈澳门初中《品德与公民》教科书中国家认同的建构〉分析澳门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编的澳门初中《品德与公民》教科书的内容,认为可从国家象征、国家历史、国家文化和国家制度四个方面概括教科书对学生国家认同的建构。

“学术笔记”有陈继春的〈张大千与澳门因缘的再研究〉,详述张大千与澳门的结缘、利为旅展览,以及他与蔡克庭、邓芬、张谷雏、鲍少游等名人的交往。“其他”则有王国强的〈澳门非高等教育出版研究〉和〈《澳门研究》2022年总目录〉。

第105期《澳门研究》定价80澳门元,现于全澳各大书店均有代售,该期的电子檔亦已同时上载至澳门基金会澳门虚拟图书馆网站 ( https://www.macaudata.mo ),欢迎读者查阅。

查看图库


此页面有问题吗?

帮助我们改进GOV.MO

* 必填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