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首届情感人工智能澳门论坛于澳大举行

宋永华

澳门大学协同创新研究院举办首届情感人工智能澳门论坛,多名来自计算机科学、机器人技术、认知神经科学、语言学、传播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知名学者进行报告,展示了情感计算和人工智能驱动的情感意识的最新发展,探讨了创新技术如何通过语言、非语言线索甚至脑信号来检测人类情感,吸引约200人参与。

澳大校长宋永华致辞时表示,是次论坛是情感人工智能跨学科合作与创新的重要平台,通过共享见解来增强人类与人工智能的互动。他又指,随着技术的发展,情感人工智能在促进心理健康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人们提供情感支持。这一领域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未来有望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论坛讨论了开发具情感意识的人工智能系统所面临的实际计算、哲学和伦理挑战,以增强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互动。在主题演讲中,南洋理工大学教授Erik Cambria讨论了受情感分析和情感计算启发的各种学术和产业研究;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吕宝粮阐述了多模态情绪侦测与情绪脑机介面;北京理工大学医学技术学院执行院长胡斌介绍了利用情感人工智能去检测和治疗精神疾病;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学系教授Johan F. Hoorn探讨了情感人工智能的模型,以打造新型态、具有社会敏感性的机器人技术;清华大学基础模型研究中心副主任黄民烈介绍了大型语言模型如何为未来的人工智能提供社交和情感智能。澳大科技学院院长兼协同创新研究院代院长须成忠、协同创新研究院副院长Christian Montag、认知与脑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Michiel Spapé、认知与脑科学研究中心助理教授伍海燕、科技学院助理教授Steven Morad和钟俊文也分享了研究成果。

澳大协同创新研究院致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及其他地区高校之间的跨学科研究,培养创新型人才,并营造有利于“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产业”的环境,推动产学研合作。是次论坛正是协同创新研究院实现其宗旨的努力之一,通过聚集专家讨论情感人工智能的最新趋势和挑战,促进学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查看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