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门特区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草案文本》 历史及文化界专场意见收集会

澳門文物大使協會、澳門文遺研創協會代表與政研室負責人合照

《澳门特区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草案文本》於4月26日公布并展开为期两个月的意见收集工作。五年发展规划是未来五年特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蓝图,是政府与广大居民共同努力的行动纲领。因此,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凝聚民智、汇合民力,对於五年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是相当重要的。为此,专责本次意见收集工作的政策研究室今日(5月29日)上午於政策研究室举行了历史及文化界专场的意见收集会。 澳门美术协会、澳门历史学会、澳门历史文物关注协会、澳门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中华文化交流协会、澳门文物大使协会、澳门口述历史学会、澳门文遗研创协会共23名代表出席意见收集会,并就五年发展规划草案文本建言献策。 澳门美术协会会长黎鹰,澳门历史学会会长陈树荣,澳门历史文物关注协会理事长郑国强、秘书长黄炎权,澳门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理事长龚刚、监事长蔡行实、常务理事黄晚华、谭健锹、顾问彭树成,中华文化交流协会理事李业飞,澳门文物大使协会大会主席谭志广、财务总监梁宗环,澳门口述历史学会副理事长阮世豪,澳门文遗研创协会理事长黄嘉辉、创作副总监张家樵、出版副总监庞朝晖等16位与会人士就草案文本发表意见。另外,澳门美术协会、澳门文物大使协会及澳门文遗研创协会向政策研究室合共提交了3份书面意见。 出席意见收集会的人士普遍认同和支持特区政府编制首份五年发展规划,并就澳门的历史及文化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在人文发展方面,包括:编制澳门地方志以提升澳门文化品位、城市规划需要融入人文环境和宗教文化的元素、关注渔民生活文化的推广和传承、关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重视文化艺术人才培养、推进澳门的文化学术以建设有特色的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在文化设施方面,有与会者建议设立摄影、印刷、医疗博物馆、善用现有文化设施的地下空间、在新发展区设立综合艺术学院及发展重点景观区。又建议发展步行系统以展现澳门城市肌理、需在发展和保育之间取得平衡以落实“宜居”、厘清“都市更新”概念及明确“都市更新”与“旧区重整”的关系、关注如何提高全民学习及终身教育等。此外,亦有与会者指规划文本内容关於中华历史文化教育的内容不足,有需要改善草案文本的行文,以及增加博彩、会展及旅游业的相关评价指标。 政策研究室刘本立主任回应时感谢各与会人士对澳门历史和文化发展提出的各项意见和建议,认为这些建议对充实五年规划的草案文本相当重要。刘本立在总结时指出,五年规划的执行,关键在於如何落实,将会认真吸纳及整理意见收集会上的各项建议,及时反馈给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委员会。他呼吁社会各界继续关注五年规划,各社团也可在意见收集期内将会员的意见转交政研室。 《澳门特别行政区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草案文本》收集意见的渠道和方式多元化,居民和团体可於6月底前透过到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委员会网站(www.cccmtl.gov.mo),或通过政策研究室的电邮(message@gep.gov.mo)、邮政信箱(澳门邮政信箱1201号)、联络电话(+853-2882 3610)、传真(+853-2882 3426),预约亲临政策研究室(地址:澳门氹仔体育路185-195号),以及通过所属团体转交等方式,对草案文本发表意见和建议。

查看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