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区社区服务谘询委员会自成立以来,一直持续关注大三巴区旅游巴的交通乱象所引发的各种民生及安全问题,针对日前同安街再次出现严重的旅游巴交通事故,中区社区服务谘询委员会交通范畴小组日前召开特别会议,再次讨论如何促请跨部门小组落实制订整治大三巴区旅游巴交通乱象及文化旅游配套设施的时间表,让旅游业界能及早作好配合,彻底解决大三巴区旅游巴对该区交通造成超负荷的问题,减缓困扰该区多年因大量旅游巴进出引致的交通安全、挤塞、废气和噪音的困扰,从源头上杜绝意外的发生。 据统计,本澳参团旅客人数由2009年的465万人次,增加至过去三年平均过千万人次,意味著作为本澳标志性景点的大三巴,平均每日到访的旅客达到两至三万,平均每日有多达600架次的旅游巴进入大三巴高园街一带,繁忙时间经常有逾百车辆同时排队进入高园街,加上该区路网较封闭,旅游巴落客再接客的过程需要绕道白鸽巢、连胜街、沙嘉都喇街及士多鸟拜斯大马路,经常造成周边广泛路网严重挤塞。大量旅游巴在高园街及同安街行走及上落客,意外发生的风险亦大大增加,毋庸置疑,大三巴周边路网早已无法承受该等数量旅游巴的进出。 会议上,委员提出曾於2013年就大三巴区旅游巴上落客所引致的交通问题成立范畴关注小组,逐一拜访跨部门小组的成员部门,包括交通事务局、土地工务运输局、旅游局及文化局,透过互相讨论及意见收集,再作详细分析后,提出多项改善措施供相关部门参考,以冀尽快落实和执行,并促请当局在满足旅客需要的同时,也应著力改善该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和减少对周边交通的影响。范畴关注小组早在2013年,已提出的建议包括: 1. 应全面限制大型旅游巴驶入大三巴核心区一带; 2. 重新规划旅游路线、优化周边步行环境和自动步行设施配套,或可考量采用电动车等空气污染较少的交通工具作接驳; 3. 善用塔石广场地下停车场及於大三巴外围地区寻找合适地方供旅游巴停泊,让旅客选择从不同路线进入大三巴核心区,带动沿途区域发展的同时,亦可减轻大三巴周边的交通压力。 小组当时已要求局方必须订定明确时间表,有序地向居民、旅客和业界作详细的宣传介绍,落实相关措施和完善软硬件之配套,最终实施全面禁止大型旅游巴进入大三巴核心区。但到目前,上述各项建议几乎全没得到当局的接纳和落实执行,小组成员深表遗憾。 大三巴周边的交通规划涉及多个不同部门的权限,小组认为至今成效不彰的核心原因,是当局没有订定明确的牵头协作部门。小组促请当局指定旅游局及交通事务局作为牵头部门,通过跨部门协作尽快落实改善大三巴周边交通规划的具体措施,杜绝意外的发生及改善该区居民的生活环境。 小组藉著日前会议,透过检视三年前范畴小组所提出的改善措施及综观该区实际情况,重新提出以下改善建议: 1. 当局应尽早制订明确时间表,落实最终全面限制大型旅游巴进入大三巴区,并应积极考虑於塔石广场、内港、南湾等周边不到一公里的地区设置大型旅游巴临时上落客区作为接驳点,推动业界让旅客在其中一个点落车,游览完毕后再由另一个点上车,而不必集中在高园街一带上落客; 2. 因应不同的临时上落客区,当局应开辟及优化各点到大三巴周边步行环境及自动步行设施配套,并重新包装周边历史文化元素,吸引和分流旅客从不同的路线进入大三巴区,有需要时可考虑驶出中型或小型的环保电动旅游巴接送游客到大三巴区;适逢新马路於节假日实施公交专道,新马路周边横街车流量减少,建议考虑於节假日在该区周边设上落客点试行并作检讨; 3. 建议当局定期向重型客车司机举办在职及安全意识培训课程,并制订重型车辆安全操作指引等,提升司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技巧; 4. 提升重型客车年度验车的标准,推动业界做好定期的检查及维修工作,并制订相关维修保养的指引和准则,确保重型客车机件性能时刻符合安全标准规范; 5. 促请增派交通警员或於大三巴区周边道路一带安装道路监察系统,除维持正常的交通秩序外,加强检控违规停泊及上落客的行为,从而改善交通乱象。 最后,小组认为当局急须确立旅游局及交通事务局作为跨部门小组的牵头部门,务实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后,制订明确的执行时间表,并尽快试行不同的方案与措施,推动业界及早作好应对和准备,并持续优化软硬件配套。倘有关的试行措施未能改善大三巴一带的交通乱象,当局就有必要采取强制性措施,并订定时间表,确保最终全面禁止大型旅游巴进入大三巴核心区。小组稍后将整理相关的改善建议,送予跨部门小组成员、其他相关政府部门及旅游业发展委员会作参考,促请该等部门能认真研究落实推行的时间表。 中区社区服务谘询委员会交通范畴小组会议由副召集人徐达明召集,出席成员包括:副召集人陆南德,委员余韶洲、林宇滔、劳协华、黄祖添、苏玉莲、卢定淦、陈晓平及韦浩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