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基会推进“十部文艺集成志书.澳门卷”显成效 《戏曲志》、《故事卷》终审获文化部专家通过

《中國民間故事集成.澳門卷》終審會議

为抢救本土民间艺术资源,保护及传承文化。澳门基金会於二零一二年与国家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合作启动了“十部文艺集成志书.澳门卷”(以下简称“十部”) 大型编纂出版项目,发动澳门社会力量,对面临消失的民间文化艺术进行抢救,包括戏曲、曲艺、舞蹈、民歌、民谣、谚语、故事等。四年来,在国家文化部专家的指导下,澳基会与本澳各卷组成员共同努力,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考察、纪录、整理和编纂工作,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中国戏曲志.澳门卷》、《中国民间故事.澳门卷》由最初的基础资料到最后的成稿,经多次审稿与修定,最后达到了终审的要求。 该两卷的终审暨“十部”全体会议由澳门基金会与“中心”共同组织专家於本月十至十一日两天在珠海召开,邀请了澳门卷的编撰负责人以及文化部总编辑部的审稿专家、香港卷部分编撰代表等四十多人共同参与;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中心李松主任、王静副主任等出席会议。 澳门戏曲历史久远 《戏曲志》的编纂负责人沈秉和、程美宝、谢少聪等经过数年的努力,完成了逾五十万字稿本。该志书涵盖综述、图表、志略、传记四大部分,全面搜集和整理了戏曲在澳门的历史源流以及发展,从多角度阐述,包括多元的剧种、一千六百多个剧目、丰富的音乐、形形色色的表演、舞台艺术、历年参与的机构团体、戏行习俗,还有不少著名表演者的人物传记,以及澳门戏曲活动年表等等,同时呈现了大量的图片资料。评审小组由《中国戏曲志》总编辑部的刘文峰、俞冰,以及澳门著名作家穆凡中和邱子维组成。评委成员认为内容详实,反映了澳门的历史背景以及丰富的题材。成果丰硕,得到评委的高度称赞,认为全面地呈现澳门戏曲的发展源流及民间特色,难能可贵。 民间故事具本土特色 《故事卷》由张卓夫带领的团队,按照国家文化部的编纂体例,进行了大量资料搜集和采访,提交的稿本故事类型多元、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深入民间采录的这二百多个共二十多万字的故事,其题材之广泛,既有大家熟悉的人物、风俗、生活故事,也有渐渐流失的各类寓言、笑话等等。该卷的评审小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总编辑部专家刘魁立、刘晓路以及澳门著名作家汤梅笑、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助理教授谭美玲组成。评审小组认为丰富的故事内容,体现了澳门富有色彩的民间生活特色和人文环境,一致通过该卷的终审。 文化工程庞大 会议期间,志书总编辑部的专家与澳门卷各卷的编撰成员交流了编撰意见,解决在编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编撰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重要的指导。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指出,该项文化工程庞大,有赖国家专家指导以及澳门社会各界的衷诚参与,具体工作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开展,现时已经完成终审的卷目有《民歌卷》、《戏曲志》、《故事卷》,也标志着“十部文艺集成志书.澳门卷”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李松主任对澳门卷各卷编撰工作提出了宏观的把握和要求,在遵循国家集成志书的前提下,保留澳门/香港各卷的编撰特色,并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完成各卷的编纂任务。他认为此次会议的召开是澳门卷编撰工作的重要节点,促进了各卷编撰团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圆满完成编撰工作奠定基础。

查看图库


此页面有问题吗?

帮助我们改进GOV.MO

* 必填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