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大学历史系“文化长廊:史料、声音、历史” 常设展览今(6)日开幕。展览展出多幅珍贵的历史图片、罕见手稿、历史文献的复制品,供澳大师生及大众驻足浏览,从不同的史料、一手文献中了解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以及中西交流史。展览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计划教育研究委员会承认及支持,成为重点倡导的教育项目之一。
展览是由澳大历史系助理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研究委员会通讯委员白雅诗策展。文化长廊的空间布局灵感来自於十七世纪欧洲权贵收藏稀有物件的 “珍奇屋"(Kunstkammern)概念,参照开放式画廊的视觉风格,让访客漫步其中,流连忘返。展览展示了澳大师生的历史研究成果,趣味盎然地呈现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并重点介绍中西交流史,如澳门史、大航海时代的海事史、科学史、艺术史等。此外,更展出了来自世界各地档案馆和图书馆三百多幅的图片复制品,包括信函手稿、归档文件、记录、地图、绘画、插画、人物画像、照片和海报,并配有相关的历史介绍。
文化长廊的展品涵盖不同主题,按时间顺序陈列,当中有客席教授李凭 “中国历史学之源”和“探寻北魏朝代”、 助理教授朱天舒“佛教艺术与大众文化”、 教授萨安东“东西方在航海舞台上的相遇”和“帝国宫廷中的耶稣会士”、白雅诗“裸身受治:康熙皇帝与西洋医学”、 受邀教授康言 “大清帝国的地图绘制”、教授汤开建“澳门:东西方文明交汇的十字路口”、历史系主任王笛“茶馆”和“袍哥”、教授茅海建“近代中国的建构”和“天朝的崩溃”、教授魏楚雄 “战争与美国亚洲战略”等,以及多个学生历史研果作品。
白雅诗指出,文化长廊不仅展现澳大历史系研究实力,也锐意激发学生对历史研究的兴趣,令他们意识到“澳门历史城区"成功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其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世界记忆计划"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发起,旨於鼓励大学为保存世界人类历史记忆出一分力,并利用先进科技纪录及储存世界历史文档。
查看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