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2018施政报告:加快各项城市建设


行政长官崔世安在今(14)日发表的2018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各项城市建设。在此范畴他提出了5方面:完善应急机制,强化公共安全;建设智慧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综合治理交通,构建宜行城市;保护生态环境,推广绿色发展;发展多元文化,加强文化软实力。

在“完善应急机制,强化公共安全” 方面,须落实加强软硬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战略,把居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切实提升防灾减灾的能力和水平,健全以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结合、日常预防与应急处理结合的机制;强化高层统筹指挥,部门协同行动;着力制度建设,资源投入,配合短中长期措施,构建防灾减灾长效机制。

行政长官所指的短期措施,包括:各部门启动编制应急行动预案;设立民防及应急协调的专责部门;完善风险管控和危机应对的法律法规;改善内港防洪防潮、排水排涝的基础设施;完成第四条原水管道内地段工程,以提升自来水厂的安全运行能力和应急备用储水能力;增加通讯应急手段,及时发布紧急信息;研究订定窗户抗风标准;完善对地下室、地下停车场的管理,优化风暴潮时的挡水机制;修订电力设施安装设计标准;建立紧急状态下的特别通关制度等。

中长期措施就包括:加强城市安全运行能力,在新城规划中优先做好基础设施;积极推动澳门电网与南方电网第三通道的建设;开展澳门电网的防灾抗灾总体规划;加大澳门自身储水能力;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危机信息管理系统。

施政报告中还提出,在澳门半岛建设新的民防和应急行动中心办公大楼,加强统一指挥中心的软硬件建设;构建灾害综合风险与应急能力第三方评估机制;深化防灾减灾人力资源开发,建设专业高效的应急救援队伍;强化气象部门等人员专业培训。明年启动编制“澳门防灾减灾十年规划(2019-2028年)”。

政府从多方面建设安全城市,优化社区警务,促进智慧警务,构建网络安全中心,提高纪律部队素质,增强执法效率和能力;加强区域安全合作,打击及预防各种犯罪活动,重视反恐工作,加强反恐演习,明年对国际机场、娱乐场等场所策划更完整和专业的模拟反恐演练;提升海上执法的专业设备,全力维护特区的公共安全。

行政长官称,本澳将加快实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战略。明年政府专有云计算中心及大数据平台将初步建成并投入运作,凭借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的支撑,以及部门间更顺畅的数据交换,特区在政务、交通、旅游、医疗、安全等领域,将逐步向居民展现智慧化的成果。

他特别指出,要加快制定电讯业长期发展规划,并加强监管电讯服务,保障网络质量。透过跨部门工作小组,推进电子商贸,支持发展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大力推动科技发展和科普工作,鼓励开发城市智能化的移动设备应用程式。

崔世安表示,政府重视解决交通问题,在“综合治理交通,构建宜行城市” 方面,将结合多种方式治理交通,构建高效、便捷、绿色的出行环境。他指出除控车外,将继续推动环保车、电动车的使用;完善“道路设施巡查管理系统”,降低道路工程对居民的影响;完善巴士线网布局,抓紧综合改造关闸巴士总站的设施;完善的士服务的制度建设,预计《的士客运法律制度》明年送交立法会审议。

他表示,政府倡导绿色出行理念,完善步行网络,营造优质步行环境。此外将尽快成立轻轨营运公司,处理轻轨系统建设及营运;持续推进《轻轨交通系统法》的立法工作。政府会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离岛海陆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强化澳门与区域及国际间的联系,为居民和旅客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务。促进跨境交通设施对接,提升区域交通出行效率。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管理区上盖及配套设施工程,将与大桥同步完成。

至於第四方面“保护生态环境,推广绿色发展”,施政报告强调要实施深化绿色教育、推动绿色产业、倡导绿色生活,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当中提到发布《澳门固体废物资源管理计划(2017-2026)》,落实本澳未来十年的减废目标。开展建筑废料堆填区地质改良工程,推进垃圾焚化中心第三期扩建工程的规划;加快进行全澳污水处理系统基础设施的优化及设计工作;筹建中央厨余处理设施。

此外会推动三方面的立法工作:“回收业设备资助计划”、“澳门建筑废料管理制度”、“使用塑胶袋的限制”,以实施废物减量;另会迅速开展规划树木重植及维护工作,加快绿化工程;加强区域环保合作与协同治理。

第五方面,是“发展多元文化,加强文化软实力”,主要落实打造“文化澳门”新形象的发展战略,增强城市竞争力。

崔世安指出,具体工作是致力文化传承教育和文化设施建设,保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本澳文物保护工作的专业水平;持续推进不动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启动评定程序;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文物监测机制;展开制定《澳门历史城区保护及管理计划》行政法规的工作。

此外,政府将推行文化普及和艺术教育工作,鼓励本地原创艺术,并促进对外文化交流。着力开展历史文化的研究传播工作,加强居民,尤其是青年的历史文化教育,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巩固对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同时,须强调土生葡人和居澳葡人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发挥重要的作用。



此页面有问题吗?

帮助我们改进GOV.MO

* 必填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