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在澳大谈大桥建造技术

苏权科谈港珠澳大桥的建造技术

澳门大学今(20)日举行“大学讲坛"讲座,由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以“港珠澳大桥的建造技术"为题发表演说,吸引众多澳大师生、高中教师及公众参与。

讲座上,苏权科从大桥的总体规划、岛隧工程、桥梁工程、人工智能建设及管理四方面,讲解大桥的兴建始末、工程特色,以及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取得的各类重大技术成果。大桥自2003年开始筹划,至2018年10月通车,总投资超过人民币一千亿元。大桥总长约55公里,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包括六大块建设,当中单是海中主体工程便全长30公里,由三地共建共管;其他建设项目计有香港接线、香港口岸、珠海接线、珠澳口岸及澳门接线。

苏权科表示,港珠澳大桥无论是工程规模还是建设难度在国际上均是最大的。他举了两个例子:一是由于伶仃洋的弱潮水动力环境,因此人工岛的长度须尽量缩短,并要将桥梁的承台埋在海床面以下,难度为国内外罕见;二是考虑到珠江口出海航道的重要性,对沉管隧道的建造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大桥的海底沉管隧道为目前世界上长度最长、软基最厚、埋深最深、体量最大的沉管隧道。而修建深埋沉管隧道在国际上是一大难题,带来了一系列的难度和挑战。然而工程队伍以不少创新的方法将挑战一一克服,诸如运用离岸人工岛、半刚性管节结构设计、工厂化沉管预制、全预制墩台制造与安装、人工智能建设及管理等。而苏权科力主推行的“需求引导设计”,以及“大型化、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化”等设计施工理念也已经成为业内共识,并获广泛应用。

讲座上,参加者对这项曾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纪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深感兴趣,在问答交流环节纷纷提问,与讲者交流互动,气氛热烈。

查看图库


此页面有问题吗?

帮助我们改进GOV.MO

* 必填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