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社工局检讨避险工作致力优化服务

社工局内部检讨避险工作

社会工作局日前召开避险工作会议,跟进自去年ʻ山竹ʼ台风后的各项改善工作,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会上,总结有关避险中心的设置安排,2019年1月起新增工人体育馆和镜平学校2间场所成为避险中心,扩大避险中心的覆盖区域。目前全澳避险中心共有17个,总收容人数约2.4万人。另外,在5间避险中心内派驻卫生局的医护人员及医疗设备,包括澳门慈幼中学、中葡职中体育馆、塔石体育馆B馆、氹仔的奥林匹克中心、路环的飞鹰培训基地。在8月中旬亦推行两级的开放机制,第1级台风避险是当本澳发出八号或以上风球时,会开放四间避险中心,分别是青洲灾民中心、工人体育场、氹仔及路环社会工作中心(氹仔分站)、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第2级撤离避险是当台风期间遇上风暴潮第三级或以上警告,以及实施紧急疏散撤离低洼地区居民时,全澳17间避险中心、4个集合点及紧急疏散及停留点将全面开放。

对关顾和支援弱势社群、处于低洼地区的社服设施方面,社工局持续查找居住低洼地区人士的撤离名单。目前资料库中共有174名居住在低洼地区的人士需要扶助撤离,并定期更新需要警方协助优先撤离人士的名单。此外,支持37间社服设施安装防水闸、资助9间院舍购置不断电系统(UPS),并有227间社服设施已完成订定防灾危急应变计划及桌上演练。

风灾过后为关顾弱势群体、各类院舍及社区服务的实际需要,社工局联同教青局、49间家庭及社区社服机构,推出“社区应急义工计划”,结合民间企业和社团共同参与,目前,约有3,000人登记成为义工,包括12个社团的义工,71名以个人身份参与义工。8月底已完成一次桌上演练,参演单位有社工局、教青局、家庭及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代表、本澳六家博企义工队代表等。

在管理方面,社工局建构「避险中心综合管理平台」,涵盖避险中心使用者的登记工作、物资管理、低洼地区扶助人士资料库及社区应急义工资料库等功能。避险中心的使用者持居民身份证、外雇证件或各国护照,作快速登入可使用避险中心的服务;在物资方面,除有床垫、睡袋、薄被、饼干、蛋糕、饮用水等外,2019年新增热米饭、罐头、麦皮、面包等,供入住人士使用;此外,还设置各类无障碍设备,包括有听障人士的设备、无障碍通道、无障碍洗手间、床架、轮椅、沟通卡等,供不同特殊需要的人士使用。

在避险中心人员培训方面, 2019年1月至今共举办25场培训活动,约有790名人员参与,对象包括社工局、教青局、参与避险工作的社会服务设施及学校等工作人员。此外,2018年10月至今共举办4场有关无障碍设备的工作人员培训,约有200人参与;社工局亦购置4块卷板斜台及6块便携式斜台、2部楼梯机,并为操作人员提供了相关的技术培训。

在社区宣教方面,社工局联同各保安部门(司法警察局、治安警察局、消防局、海关、保安高校), 2019年1月至今在各区为居民进行了26场次的社区宣传和教育工作,约有1,300名居民参与。此外,社工局制作2019年版避险中心的宣传单张(中葡英文版)30万份及宣传短片(中葡英文版及手语版),其中10万份透过邮电局「推广易」派送至低洼地区的居民,8万份派发至全澳中小幼学生;并先后向禁毒委员会、复康事务委员会、妇女及儿童事务委员会、社会工作委员会等作深入介绍。

社工局总结过去一年全力参与特区政府的民防工作,透过持续改进避险中心各项软硬件配套、低洼地区弱势社群的撤离计划、广泛进行社区宣传教育、建立社区应急义工队伍、支援民间社会服务设施防灾工作等,促进社区的协作效能,提升特区政府防灾救灾的应对能力,唤起社会大众守望相助的精神,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

查看图库


此页面有问题吗?

帮助我们改进GOV.MO

* 必填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