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大乳腺癌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NOTCH1促进BRCA1相关三阴乳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及其靶向治疗

澳门大学在乳腺癌研究中取得突破,发现NOTCH1蛋白激活可以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的形成,针对其分子调控通路的靶向药物可以有效阻止三阴乳腺肿瘤的生长,为这种致命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方案。该研究成果已于国际着名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中发表。

澳大健康科学学院院长邓初夏教授带领的团队揭示了NOTCH1促进三阴乳腺癌发生内在的分子调控通路,该机制的发现不仅解释了此前人们对于NOTCH1到底是促癌基因还是抑癌基因的争论,更重要的是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靶点。基于上述发现,靶向药物如ATR抑制剂和Cisplatin可以有效治疗三阴乳腺癌,为这种致命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方案。

目前已有研究证实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Breast cancer gene 1)是乳腺癌发病相关的最重要的基因之一,并且具有家族遗传的特点。携带BRCA1基因胚性突变的女性一生中有高达87%的几率罹患乳腺癌。BRCA1突变基因携带者所患的乳腺癌中,有48%-66%的患者为三阴乳腺癌。三阴乳腺癌是指不表达或低表达ER、PR及HER2的乳腺肿瘤。这类肿瘤对于激素治疗耐药,并且预后差,其恶性程度高、病程进展快,至今尚无特效药,是临床上公认的难题。

BRCA1在多个生物学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其在DNA损伤修复中的功能,因此BRCA1的缺失往往导致基因组的不稳定进而诱发细胞的死亡,而细胞一旦突破了此障碍,即可发展为肿瘤。为揭示细胞如何克服BRCA1缺失的致死性,进而发展为癌症,研究团队采用了“睡美人”转座子系统进行全基因组水平的驱动基因筛查。结果显示NOTCH1排在169个潜在驱动基因的第一位。同时对人类乳腺癌患者的肿瘤数据库分析发现,NOTCH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三阴型乳腺癌发病率紧密相关。进一步对其机制探索发现,NOTCH1在三阴型乳腺癌发生的作用中具有双重驱动作用:首先,NOTCH1可以通过诱导上皮-间充质干细胞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来促进三阴乳腺癌的发生;同时,NOTCH1可以通过一个非经典分子通路ATR-CHK1来激活细胞S/G2和G2/M周期检验点从而抑制BRCA1的缺失诱发的细胞死亡,利于其癌化。为进一步证实此机制,研究团队使用靶向该通路的两种药物ATR抑制剂 (AZD6738)与Cisplatin协同对三阴性乳腺癌PDX(patient-derived xenograft)模型进行处理,结果显示可以显着抑制肿瘤的生长。该机制的发现为临床靶向治疗三阴乳腺癌提供了重要的策略。

是次研究由健康科学学院长邓初夏教授主导,研究助理教授苗凯为文章的第一作者,副教授徐晓玲及助理教授黄冠豪亦为该研究作出重要的贡献。相关研究获澳门特别行政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檔案编号:094/2015/A3,0011/2019/AKP,0034/2019/AGJ, 0048/2019/A1, 029/2017/A1, 0101/2018/A3 和111/2017/A)和澳大(檔案编号:MYRG 2016-00139-FHS和MYRG2018-00186-FHS)资助。全文可浏览: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6936-9

查看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