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文化局委托学术机构对内港出土古炮开展研究 助梳理澳门火炮铸造、贸易及海防史


文化局委托专业学术机构就早前内港出土古炮进行研究,现已完成初稿。该研究团队认为,古炮埋藏时间约在1889至1933年间,非本地制造,可能通过军事移防或贸易途径运至澳门。经初步分析,其质地、形制、局部构结等特征与澳门各炮台目前所存19世纪中期的英制布隆美菲尔德前膛炮较为相似。该废弃大炮可能因买卖而被移至内港一带存放,后因内港填海造地而被埋藏。

研究团队运用历史学、类型学、地层学等方法对古炮质地、形制、出土环境及形状进行分析,并利用古地图及《澳门街道命名册》等文献,透过内港填海历程,判断古炮被埋藏的年代上下限;同时梳理澳门火炮铸造、贸易以及炮台建设发展史。

该研究团队认为,是次出土古炮具有较大的史料与史实价值,有助瞭解澳门的火炮铸造、军火贸易、海防和填海史等研究;对以此为代表的澳门古炮进行系统研究,可拓展澳门贸易史、海防史及城市史之相关研究与教学。

是次内港出土古炮研究报告由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所长林广志教授、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汤开建教授、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赵殿红助理教授,以及其博士生团队共同完成。未来文化局会继续深化相关范畴的研究,以及待具备条件时,透过适当方式向公众展示有关古炮的资料和历史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