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大在牛皮癣药物制剂研究有新发现

树突状细胞倾向于摄取大粒径纳米粒,小粒径纳米粒则更多进入淋巴器官。

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教授郑颖的研究团队发现皮肤及淋巴系统对于纳米粒的摄取在免疫相关皮肤疾病如牛皮癣的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而药物粒子大小对其有一定影响,为新型抗牛皮癣药物的研制提供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已获《药学学报》英文刊(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刊登。

牛皮癣,学名为银屑病,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该病发作人群可见于世界各地,男女老少皆有可能患病,而且治愈后很容易复发。患者头面部、身体各处均可出现红斑,鳞屑皮肤。由于外貌问题患者往往难以维持正常社交,临床上治疗多应用化药及紫外线疗法,通常副作用较大,因而开发高疗效且低副作用的活性小分子药物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学术界对银屑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无定论,但是大部分研究表明其与树突状细胞有密切联系。

郑颖团队针对此进行研究,团队体外实验结果显示,树突状细胞系更偏向于摄取大粒径纳米粒。体内实验结果则显示,仅仅只靠涂抹,药物纳米粒很难穿过皮肤角质层,而经过皮内注射的办法,发现小粒径纳米粒更容易转运进皮肤引流淋巴结,并且纳米粒在经过8小时体内转运之后,于皮肤及淋巴结中仍有部分能保持完整性。此外,在摄取了纳米粒的细胞群中,树突状细胞在大粒径的小鼠组的比例更高,说明树突状细胞在体内也更倾向于摄取大粒径细胞。总的来说,皮肤及淋巴系统对于纳米粒的摄取及转运在免疫相关皮肤疾病的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而药物载体粒径大小对其有一定影响,通过本研究,可以为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文章第一作者为澳大硕士研究生林子贝,郑颖为论文的通讯作者。是次研究由中华医药研究院陈新团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李萍团队与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王震平副研究员共同完成。此项研究由澳门特别行政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文件编号:0013/2018/A1)和澳门大学科研基金(文件编号:MYRG2017-00200-ICMS、MYRG2019-00032-ICMS)共同资助。论文“Uptake and Trafficking of Different Sized PLGA Nanoparticles by Dendritic Cells in Imiquimod-induced Psoriasis-like Mice Model”(追踪不同粒径PLGA纳米粒在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小鼠模型上的转运及树突状细胞摄取情况)全文链接为https://doi.org/10.1016/j.apsb.2020.11.008。

查看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