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 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由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常设秘书处主办的“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发展座谈会”5月17日在北京召开。社科院拉美研究所、北大亚非研究所非洲问题研究中心、北大台港澳研究中心、国际关系研究院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葡文部、中国海外工程总公司、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位元专家学者应邀出席,莫桑比克驻华大使、中国前驻厄立特里亚大使、葡萄牙和几内亚比绍驻华使馆一等秘书等亲临听会,座谈会由王成安主持。 姗桃丝首先介绍了澳门特区政府“远交近融,整合优势”的对外关系拓展战略,并扼要介绍论坛常设秘书处自2004年成立以来所发挥的作用。北大徐雅民教授更从中外商贸史、社会氛围、经商环境、国际商贸网路、与内地经济联系等不同角度,指出澳门在促进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的作用正日益显现,特别体现在语言优势和区域经济合作两个方面。徐教授指出,葡语国家分布四大洲,经济幅射面广,而葡语是澳门官方语言之一,也是亚洲除东帝汶外唯一以葡语爲主要语言的地区,其优势不容忽视;区域经济上,中国与葡语国家的互补性很强,而澳门由於拥有CEPA和泛珠三角成员的特殊优势,正好爲人口超过4亿的泛珠三角中小企业开拓葡语市场搭建了有利平台。
北大非洲研究中心陆庭恩教授谈到我国与非洲葡语国家发展经贸合作关系,首先要解决好政府行爲与企业行爲的关系,尤其应关注对非洲援助改革的速度不能过急,要考虑非洲国家的实际情况;其次是切入点上,应鼓励更多优势産业去开拓,选择重点国家和重点专案,要做到有所爲有所不爲;第三,针对非洲葡语国家的特点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可考虑在农业、基础设施、以至职业培训等领域发展。 对於中国与巴西的经贸发展前景,社科院拉美所张宝宇教授指出,巴西2004年国内生産总值爲6490亿美元,居世界第10位,自然资源丰富,与中国的经贸互补性很强,但在发展中巴关系时,也要警惕一些不协调的因素,例如在文化和政治上的一些差异。 中国海外工程总经理方远明表示,作爲连续10年入选美国《工程新闻记录》评选的全球最大的225家国际承包商之一,其集团正积极拓展葡语国家业务,包括透过在澳门设立控股公司,在安哥拉参与政府援外工程以加深对葡语市场的了解。在开拓海外市场上,提出了企业不仅应沿用传统的经济援助和工程招标方式,还要尝试技术转让、海外施工采购、设计施工总承包等经营方式,并探索多边合作、银企合作、专案换资源等新方式,力求以创新合作、创新模式的思维来谋发展。方远明强调,透过澳门的平台,使其更直接掌握葡语国家的状况和需求,例如:安哥拉在石油和钻石生産的巨大潜力;巴西的矿藏;佛得角的海産;几内亚比绍的渔业资源、铝钒土和磷酸盐;莫桑比克占世界首位的钽矿储量;葡萄牙的大理石和软木;东帝汶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等。 王成安在总结时指出,本次座谈会是论坛后续工作一个十分重要的活动,与会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精英的意见,对论坛常设秘书处做好今后的工作给予很大的啓发,并希望社会各界继续爲论坛的发展出谋献策。常设秘书处并会把座谈会的内容整理辑录,供有关方面作政策参考。参加座谈会的专家学者尚包括赵曙青、孙岩峰、王志根、黄泽全、喻慧娟、王恒、柴之京、庞建、洪学军、张睎媛、刘冰、尉东君等。 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自2003年10月在澳门成功召开以来,与会国间高层互访和活动渐趋活跃,相互合作和人员交流密度增加,对促进国与国间经贸领域合作産生积极了影响。澳门作爲联系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的平台作用,已从概念阶段进入功能阶段。在论坛框架内,中国与葡语国家的经贸合作步伐加快,2004年中国与葡语国家的贸易总额达182.66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6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