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份特区政府二零零七年施政总结
一. 简略回顾
主席,各位议员,
首先,我谨向立法会简略回顾过去一年的施政落实情况,至於各领域一年来的具体施政落实,我亦已要求各位司长,在稍后向立法会作出较详细的介绍。
在公共行政方面,政府遵守承诺,推出2007至2009年度的公共行政改革路线图。针对施政形势的发展,强化公务人员尤其是各部门领导和主管人员的廉政建设。
因应市民的需要和要求,在相关服务范畴,将地区服务、“一站式”服务和跨部门服务加以整合,为市民提供从时间到空间的全面配套服务。
透过设立网站和培训中心、推进奖赏制度、创意计划和人才评估等安排,全面加强政府对公务人员的赏识、关怀和激励。
在法律改革方面,中央机制继续发挥主导功能,改革的专业力量得到加强,改革的社会谘询得到深化,一些范畴的改革得以集中进行,整体完成,提高了改革的质量和效率。
过去一年,整体经济维持较快速增长的态势,综合旅游模式逐渐成型,经贸活动十分活跃。在博彩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同时,经济结构逐步调整,会展业呈现可喜突破,其他服务业亦加快发展。税收较为理想,财政金融稳健,营商环境持续完善。对外经贸合作不断加强,中介平台角色更受认同。
整合多环节努力,加强服务支援,提升本地中小企的竞争力。失业率维持较低水平,工资中位数出现相当升幅。与广大雇员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劳动关系一般制度》法案已送立法会审议,《规范聘用外地雇员的原则》法案亦将提交立法会,雇员合理权益的保护正得到大力加强。
优化传染病防控机制,完善大型灾难事故应对,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提升医护服务水平。
高等院校致力提升教学素质,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及具备人文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境外来澳求学需求上升,留澳升大学生亦告增加。
全面落实十五年免费教育,优化基础教育软硬件。不懈开展专业训练,协助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推动青年全人发展,倡导爱国爱澳品德培养,为青年创设展现能力与提升创意的空间。
适时调升经济援助,及时作出特别补贴,协助自强自助,强化社会安全网,致力关顾弱势社群。积极防治问题赌博,推广健康融和生活模式。
发挥品牌艺术表演效益,善用培养本地人才,提升艺文薰陶成效。积极保护“澳门历史城区”,倡导世界遗产的普世价值。优化服务受到肯定,文化设施更受重视。
成功举办第二届亚洲室内运动会,积极宣传配合北京奥运,竞技和大众体育双轨并进,推动市民投身锻炼行列,促使运动新秀逐渐成长。
继续推进路网整治,努力增加泊车位,推出轻轨优化方案,着手交通综合治理。氹仔临时码头业已竣工,机场扩建有序推进。民航业务持续向前,旅客构成更见合理。
加紧城规研究,开展旧区重整。完善溢价金计算,加强土地管理,展开公共房屋兴建。有关部门正与立法会紧密沟通合作,积极配合立法会就土地及公共批给制度所开展的分析研究,工作进程富有成效。
电信、科技、能源、港务发展与时并进,环保宣传加大力度,持续优化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
廉政公署致力强化公职队伍操守管理,广泛弘扬社会廉洁风尚。全力调查并侦破重大的贪腐案件,对打击贪污,强化廉政,维护澳门特区法治和清廉起到积极作用。
加强审计专业培训,完善运作法规,优化组织架构。完成重大项目系列审计,累积宝贵实战经验,持续提升审计水平。
政府过去一年的工作,是过去工作的延续,又是未来工作的起点,更反映出特区成立至今,政府和市民一以贯之的共同心路,不离不弃的共同坚持,默默耕耘的共同实践。藉此机会,我们回顾和感受八年以来前进的足迹,以增进我们对自身的了解,更好地把握现状,走向未来。
从一九九九年到二零零六年的七年之间,本澳人均本地生产总值,增幅超过百分之一百。失业率由百分之六点三下降至百分之三点八,最近更下降至百分之三点一。每月工作收入中位数,增幅达到百分之三十六点二;而二零零七年第二季度与二零零零年同期比较,增幅更达百分之六十三点五。居民存款总额,增幅接近百分之一百。这充份反映出,绝大多数本澳市民,共同参与特区的建设,以巨大的努力,为家庭,为自己,创造了来之不易的事业成就。
截至二零零七年九月,从回归开始推行至今的“服务承诺计划”,共体现在四十四个公共部门合共推出的四百五十四项服务之中。截至二零零七年九月,共有十一个公共部门合共推出三十二项“一站式”服务。这些改革,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减少了市民长期以来在办理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不便和困扰。
近八年以来,本澳每名非高等教育的学生平均收取的免费教育津贴额,增幅将超过一倍。从2007/2008学年起,十五年免费教育在本澳开始实施。免费教育从有序推行到全面实现,使特区下一代全面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从根本上加固了整体社会发展的知识文化基础。
比较一九九九年和二零零六年,本澳公开表演及展览的入场人次,由七十六万多人,增加到一百七十多万人,增幅超过一点二倍;同一期间,本澳图书馆及阅读室的藏书总量,由三十多万本,增加到一百一十多万本,增幅超过二点三倍;接待人次,由六十一万多人,增加到三百一十多万人,增幅超过四倍。这些数据,显示出本澳文化事业的长足进步,反映出市民已更为善用持续强化的各种文化服务设施,从而使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与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互相辉映。
二零零五年七月,由二十多座建筑物及前地组成的“澳门历史城区”,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反映出澳门作为一座世界历史名城的价值,在特区新时代,才受到国际社会的正式认可。从二零零五年到二零零七年的连续三年内,本澳先后举行了第四届东亚运动会、第一届葡语系运动会和第二届亚洲室内运动会,创造性地反映出本澳主办大型国际体育盛事的能力,反映出在这种能力背后的本澳社会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特区成立以来,体现社会关怀的政策和措施,一直不断推行,即使在经济比较困难阶段,有关资源的投入亦从不犹豫。与一九九九年相比,本澳社会保障基金在二零零六年之褔利发放金额,已由一亿四千一百多万元,增加到二亿五千九百多万元,增幅超过百分之八十三;从二零零三年开始,官民合作的“单亲家庭支持网络实验计划”问世,至今,共有一千零三十二个单亲家庭服务个案获得跟进处理;二零零五年,在既有的养老金和其他长者服务基础上,额外增加了“敬老金制度”。此外,医疗资源历年来均保持高额投入,社区服务亦不停顿地持续扩展。这些资料和情况反映出,特区成立至今,广大市民,尤其是弱势社群的生活,一直受到与时并进的关怀。
以上所述,只是我们常见的资料和数据以外的点点滴滴施政体验,但其彰显的意义,足以印证着特区不平凡的历程和面貌:从回归之前开始,长达十多年的经济低迷气氛一扫而空,澳门跻身於同类型国际旅游城市的领先品牌行列;充份的就业,不但取代了高企的失业率,极大量的市民,更找到期望的职业,分享着过去梦想不到的入息水平,大大提升了生活的品质;新一代的年青人,有机会纷纷投身先进的企业,在现代化的管理体制下接受磨练,扩阔视野,提高了成长的素质;十五年免费教育的推进和完全实现,经年累月的税费减免,以及各种社会福利建设的加强投入,持续地减轻了广大市民,尤其是弱势社群的生活负担;公共服务的条理化、人性化,促进社会生活的公平和有序;在全球性的非典风暴中,透过各界人士尤其是医护人员的努力,政府和公众同心同德,一起驱除了对市民健康的威胁,一起克服了伴随而来的经济困难;离岛氹仔,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拥有现代化社会综合设施,具有卫星意义的城市分支群落;良好的治安,使人心惶惶的日子成为遥远的过去;以法治为基础的稳定、和谐的社会,确保市民在秩序良好的安全环境中,表达自身的诉求,行使神圣的权利。
特区发展整体成就的规模和深度,是我们以前无法想像的。这从根本上归功於“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归功於中央政府的支持和全体市民的奋斗。这些成就,不但解决了特区成立之前的经济低迷和社会治安问题,为澳门增加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机遇,更重要的是,给澳门注入了无穷无尽的动力泉源,使澳门拥有令人鼓舞的可持续发展前景。这些成就,反映出我们基本的理念和实践,站得住脚,可堪依靠,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是大家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的不二之选。
特区过去的八年,为特区的今天与明天,带来无比丰富的启示。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特区很多成就,都是在社会演进过程中,有关问题和矛盾有所暴露,引起市民和政府深切关注,并合力作出化解之后,才得以实现。由此深刻地说明,特区的发展进步,使我们得以解决原有的社会问题,亦必然会使我们遇到全新的问题。不少问题,客观上不可预测,不易作出未雨绸缪;有些问题属短暂出现,有些问题则较长期存在。只要我们警觉到问题很可能积少成多,并了解到自身经验的不足,我们就会高度重视,积极面对,并以必须的代价,去加以处理。因此,问题的解决,不但是可能的,更是必然的,这已经由我们八年的实践给予证实,并将由我们今后的实践不断证实。澳门特区亦将在接受未来不断的考验过程中,奋力取得可持续的和谐发展。 二. 施政的经验
特区政府成立以来,一直以发展经济为突出的要务,以期扭转回归初期社会经济低迷的局面,同时实现新的经济增长与繁荣。这一施政方向和策略,适应基本的社会形势,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然而,在推行过程中,由於未有充份把握一些重要的主客观因素,使经济发展和其他事务范畴的发展之间,呈现出不平衡、不协调的情况,亦使经济的发展相对平面化,立体感有待加强。
我们吸取的重要经验,就是当发展的机会前所未有地到来之时,发展的挑战同样是前所未有的。甚至,挑战先於机会,我们必须首先克服挑战,才能获得机会的分享。经济的发展,确实能够提供克服挑战的条件,但这些条件必须藉由主观的努力,并取得多种因素的配合,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对於一个相对传统的社会,带着有限的适应能力,极其迅速地接受现代化转型和发展的洗礼,造成同一空间之内两个不同时代板块的碰撞,从而形成快速积累的社会矛盾,我们的估计,以及预防和疏导的工作,均有所不足。同样,我们过去长期习惯於依赖法定程序运作,未能在法制上、伦理上和施政操作上加固人性的防线,未能具备足够的科学分析能力,从而在施政成效和廉政建设受到了深刻的教训。此外,我们在相当程度上,依然让施政停留在技术层面而未能提升至政治层面,用技术手段来试图解决技术本身难以覆盖的、复杂的政治问题。最后,当不同的矛盾,不同的问题各自发展到一定的地步,就会迅速地互为影响,互为催化,产生连锁式的滚雪球效应,对政府和社会都形成一定的冲击和损害,与此相关的经验,揭示出我们在施政上全盘驾驭社会新的发展形势的洞察力,以及尽早作出积极举措的能力,还有待大大提升。
施政的经验也启示出,只要我们对市民的各种需要,有更多的感受和关切,用官民之间的积极互动来加强施政的透明度,从而加固双方的互信基础,我们的工作,就能减少失误,做得更好。
对於以上的经验,我们将继续深入反思、总结,陆续克服各种主客观的障碍,在今后的施政中给予最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