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家居蚊虫孳生指数大幅回升 海傍区风险偏高


卫生局於6月11日至6月30日进行了今年第一次全澳家居蚊虫孳生源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家居蚊虫孳生三大指数自2002年以来持续下降趋势逆转,出现大幅回升,其中以海傍区情况最差,属风险偏高级别。 为评估家居蚊孳生源的数量和孳生情况,预测本澳登革热发生流行的可能性,卫生局於六月十一日至六月三十日期间进行了今年第一次全澳家居蚊虫孳生源调查。该调查得到统计暨普查局支持,随机挑选本澳部分住户作调查。本调查同以往调查一样,主要是测定反映登革热发生流行可能性的三个指数:房屋指数,布氏指数以及容器指数。在调查同时,卫生局工作人员也帮助各住户识别家居蚊虫孳生源,予以清除,以预防家居登革热的感染。 布氏指数表示有登革热病媒的幼虫或蛹的容器数和受检查的住户数之比乘100,指数越高表示发生登革热流行的机会越高。本次调查发现该指数全澳平均值为4.2,以海傍区为最高为12.5,其次为黑沙环区的7.4。房屋指数表示在100个住户中有多少个住户存在含登革热病媒幼虫或蛹的容器,本次调查发现全澳平均房屋指数为1.7%,其中仍以海傍区最高为7.5%,其次为筷子基区的3.2%。容器指数表示每一百个积水容器中有多少个存在登革热病媒幼虫或蛹,全澳平均容器指数为2.5%,仍以海傍区最高为8.6%,其次黑沙环区3.9%。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过去五年以来家居蚊虫孳生指数持续下降的趋势逆转,反映部分居民预防工作松懈。海傍区三大指数均在各区中居首,显示该区登革热流行风险偏高。在家居孳生源的容器种类方面,调查结果发现花瓶仍是家居最常见的白蚊伊蚊孳生源,占发现的所有有孑孓容器的96%。 目前是本澳登革热传播高危季节,如果市民放松警惕,不注意清理家居内外的孳生源,一旦有登革热传入,登革热便可本澳爆发。因此,卫生局在此呼吁市民一定不要放松对家居内外的孳生源的清理工作,特别是家中的花瓶,同时注意外出旅游时保护免被蚊虫叮咬,如外游回澳后有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及采取防蚊措施,以免延误病情及造成疾病传播。 消除伊蚊孳生源的十项建议 伊蚊喜欢在小型、清洁、静止和避光的积水中孳生,为防止伊蚊的孳生,市民应注意下列十个事项 1. 不要将垃圾,特别是瓶、罐、饭盒、胶杯、胶袋或任何可能积水的物件丢到空置地盘、废屋或大厦的天井、平台、后巷等地方;
2. 清除家居周围任何可能导致积水孳生蚊虫的容器,不能清除的应将其倒置或穿孔,或将其移入室内,避免积水;
3. 花瓶应每周刷洗、换水一次;避免使用花盆底盘,若必须使用,应避免积水;旧式雪柜底盘亦应每周倒水、刷洗一次。避免冷气机底盘积水。
4. 应避免在露天地方摆放废轮胎或把废轮胎用作防撞装置等用途,如必须使用,应将其刺出大洞,以免积水;
5. 大厦天台的贮水池应盖好,并定期洗刷;水井应加盖密封;应避免在水桶、水缸内贮水,如必须贮水,应将其用盖盖好,并每周刷洗、换水一次;
6. 应用水泥、泥沙、碎石、海绵或其它物料填平积水的坑、洼、潭以及竹筒、树洞、石穴、坟场内固定的花瓶等;
7. 所有排水管应连接往公共排水网络; 注意定期清理和保持排水管、沟、渠的通畅;
8. 修复消防喉及其他排水管道的漏水;
9. 不能清理而可以养殖鱼类的池、塘、井等应养殖鱼类(大肚鱼,孔雀鱼或盖斑斗鱼效果较佳)或其它可吞食蚊幼虫的生物;
10. 种植莲花等水生植物的池、盆等不能用上述方法处理而可能孳生伊蚊的积水,应定期施放杀幼虫剂(详情可向各卫生中心社区卫生工作组查询)。



此页面有问题吗?

帮助我们改进GOV.MO

* 必填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