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市政署向咨询组织介绍外卖食品场所登记制度

市政署向市政咨询委员会介绍外卖场所登记制度

市政署日前分别向市政咨询委员会及三区社区服务咨询委员会介绍《外卖食品活动场所的登记制度》草案内容并听取意见,藉此进一步完善有关制度,更好地规范并引导外卖食品行业朝更卫生且良性的方向发展,保障公众的食用安全。

市政署食品安全厅于六月份,分别向市政咨询委员会以及离岛区、中区、北区社区服务咨询委员会介绍《外卖食品活动场所的登记制度》草案内容,具体提出有关制度的规划构想、执行操作以及相应配套等。会上,委员们认同草案充分考虑到现时本澳食品行业的经营实况,在兼顾民生经济发展、照顾本地饮食特色之余,致力提升业界的食安水平及守法意识。就登记制度内容,委员分别关注制度生效后是否完全适用于现时已经营的外卖店、登记所需要件、网上电子化申报,以及过渡期等具体执行细节。另外亦有意见表示应加强第三方外卖平台的社会责任,让餐饮配送服务更符合食品安全与卫生要求。亦有委员表示支持草案中,规管网上宣传广告须公示登记场所证明的方式,让公众在消费前更能明辨场所是否受监管下合法经营。

市政署食品安全厅厅长张桂达逐一回应,本澳现时约有二千一百间外卖店,经评估只要登记场所设施设备符合要求,确保生产的食品安全卫生,将可顺利登记,手续简便且设有过渡期,更会配合电子政务提供电子申请服务,届时业界可以透过网上或亲临的方式轻松完成登记。另外,市政署一直与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建有长效的合作监管机制,为平台管理者及前线配送员提供一系列食安操作指引及培训。同时,定期接收由第三方外卖平台提供的餐饮运送时程数据,结合消费者意见反馈,亦会以“神秘顾客”身份在平台下单,抽查外卖食品和配送服务品质等,综合风险评估分析,以辅助食安监管工作。而新登记制度建议进一步清晰相关业界责任,要求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须确保使用平台的外卖店已完成登记,方可在平台上架销售,更好地保障公众的食用安全与权益。

自《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市政署持续对本澳食品生产经营场所进行卫生巡查、抽样检测、培训指导等一系列监督工作,以提升业界整体食安水平,当中对外卖场所的食安卫生要求亦无异其他领有牌照的餐饮场所。而未来登记制度是在《食品安全法》的框架下,填补外卖场所由开业至受巡查之间的时间空白,强化源头监管。新法案在确保食品安全前提下,经充分考虑社会意见,兼顾本地小、微企业和特色老店的经营环境,在不影响既有准照制度的情况下,创设兼具适宜性及操作性的外卖食品活动场所的登记制度,并争取在年内透过行政法规完成立法。

有关《外卖食品活动场所的登记制度》的建议草案内容,可登入食安信息网www.foodsafety.gov.mo的“外卖食品活动场所的登记制度”专页查阅详情。

查看图库


此页面有问题吗?

帮助我们改进GOV.MO

* 必填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