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食品安全统筹小组高度关注市民进食新鲜带子后出现不适的事件


食品安全统筹小组下设技术小组高度关注市民进食新鲜带子后出现不适的事件。民政总署已即时追查来源,并要求街市摊档和零售渔获店铺暂时停售有关产品。卫生局就呼吁市民暂停食用新鲜带子,如食用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尽快求医。 民政总署在接获卫生局通报后,已即时追查来源,通知批发商关注及作出跟进和回收;另外在零售层面方面,已即时通知街市摊档和零售渔获店铺暂时停售新鲜带子。现时,民署对贝类海产等鲜活食品的检验检疫工作,主要是透过“来源控制”来进行,并与内地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抽取样本化验。 双壳贝类的水产是造成贝类中毒的主要媒介,因为它们是滤食性生物,容易摄取水中的毒藻。毒藻的毒素会积聚在贝类的组织内,尤其是在内脏部分。倘市民进食了受淋痹性贝类毒素汚染的贝类,可导致中毒。夏天进食贝类海产的风险相对较高,且贝类毒素可溶於水中,既耐热又耐酸,亦不能透过烹调过程而破坏。 卫生局怀疑今次事件与近日邻近地区出现的中毒个案同属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中毒症状可在进食贝类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初期症状包括口部及四肢淋痹,刺痛,肠胃不适如呕吐及肚泻,症状一般会在数小时至数日内完全消退。 由於现时并无解毒剂可消解麻痹性贝类毒素,因此对中毒者的疗法均属支援性质。卫生局呼吁市民暂时应避免食用鲜带子,如食用后出现眩晕、头晕、四肢乏力、视力模糊、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应尽快求医。 另外,截至今日(五月十八日)中午为止,曾食用新鲜带子而出现不适的本澳市民,经接受诊治后亦已全部离开,无需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