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大研究疫情下中国公众的线上教育获国际期刊刊登

周明明

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周明明与广州数说故事资料智慧中心总监牟昊联合撰写的学术论文《新冠肺炎对中国公众对线上教育看法的影响分析报告》,提出了改善线上教育的实用建议,获国际期刊《教育技术研究与发展》(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刊登。该期刊是教育领域内唯一完全专注于教育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学术期刊,在全球国际教育技术期刊中排名第6。

该项研究缘起于数说故事资料智慧中心所提供的社媒资料及演算法模型,周明明在研究中对比分析了疫情前中后期公众对于线上教育的舆论变化,相较于常见的分析线上教育的研究,是次研究通过分析海量的公开社交媒体(微博)资料,研究的时间周期覆盖疫情前、中、后期三个阶段,全面分析中国的公众意见。此研究结合了自然语言处理的深度学习技术,综合利用了先进的情感分析技术以及主体模型挖掘方案,使得公众意见的探查变得更加容易解读也更加精确。研究中所采用的这种创新型研究方式,打破了传统研究中的局限,通过大规模洞察社媒平台用户的真实发声,为改善线上教育的体验提供更有益的建议。

研究发现,疫情爆发时期,微博上关于“线上教育”的声量暴增,并在2020年3月达到峰值430,566条。2020年5月开始,声量逐渐回归至正常水准。从发声群体看,发现讨论线上教育的用户主要来自女性。而在疫情爆发前后,均未观察到显着的性别差异,说明在教育模式的改变下,女性会更加关注,亦更容易受到教育模式转变的影响。疫情期间,公众对线上教育的负面看法飙升,高于正面和中性观点的总和。进一步对发声内容的研究显示,疫情前公众多关注线上教育的网路速度、可靠度及用户体验。疫情爆发后,大家更为关注线上教育本身的课程安排,课堂交流互动是否顺畅,是否有各种技术支援等话题。疫情平稳后,人们的关注点迁移到社会教育政策的决定对学生及学校的影响。除此之外,“抗拒”、“困倦”、“焦虑”等关键字亦开始频繁出现在微博内容中。

周明明目前担任澳门大学教育学院代副院长和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在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领域潜心研究十余年,利用教育大数据对学生在不同学习情景下的认知、元认知、态度、情感等重要元素进行探索。是次研究得到澳门大学(檔案编号:MYRG2019-00001-FED)的资助。论文全文可详阅: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423-022-10080-5。

查看图库


此页面有问题吗?

帮助我们改进GOV.MO

* 必填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