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大新冠疫情研究团队建议持续优化抗疫策略

澳大新冠疫情研究团队建议持续优化抗疫策略

自2022年6月18日澳门新一波疫情开始至今,社会仍然面对疫情不断升温的重大挑战。澳门大学新冠疫情研究团队就如何持续优化本澳的抗疫策略,提出多项分析和建议。

研究团队指出,在此次疫情中,变种病毒的传播速度较以前明显加快,社会上也出现了希望“全面封城”或“反对封控”等关于不同防疫措施的讨论。相关公共卫生政策的制订及更新,有必要充分考虑成本效益。虽然“封控”的成本一般以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减少来显示,但其实际成本还有多方面有形或无形的负面和次生影响需要考虑。例如严格的封控措施会影响社会联系、接受教育机会、医疗服务,以及增加家庭冲突,抑郁、焦虑、甚至是自杀等严重精神障碍的风险。环观各地经验,“绝对封控”在感染率高(澳门目前人均感染率约0.2%)及/或客观条件齐备时执行,方会充分体现预期效果。 事实上,实施“高度封控”的国家、地区和城市(例如近期的上海)亦不能完全避免新一波疫情。此外,多项研究指出,良好的个人防疫意识及行为能显着减少病毒传播,更能避免和减少严格封控措施带来的严重次生问题。

研究团队预期,如果在澳门实施“高度封控”会面临多项重大挑战和带来一系列新的困难。首先,澳门缺乏精细的地理区划,生活物资供应体系很难细化。其次,澳门没有类似内地的居委会、村委会等执行力强大的社会基层组织,保障每家每户的物资供应亦需要大量和持续的额外人力。此外,澳门公共医疗体系虽然设立了针对多个区的分布设置,但这种设置不完全与封控所要求的地理区划一致。再者,澳门属老年社会,需要长期维持治疗的患者众多。在严格封控下保障患者的基本维持治疗,包括日常门诊和药物供应等,是重大挑战。另一方面,有效的封控需要由执行力强大的基层组织和机构来具体执行,而澳门有此类基层行政架构缺位的挑战。

综合国内外疫情各阶段展现的发展趋势及其社会影响,以及根据本澳实际情况,例如目前阶段本澳发生确诊病例数量尚在相对较小范围内,“相对静止” 的封控措施是值得考虑、比较可行的选项,即尽最大程度降低非民生必要的活动,研究团队提出具体要点如下:1、继续透过全澳核酸检测筛查潜在个案。2、居民时刻保持个人防护意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离。3、居民尽量避免外出。针对三类人群的需要,研究团队也有以下建议:1、针对有症状患者:如果未来患者人数激增,有症状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数量也会成比例增加,需要提前规划急救物资、人员和设施(例如ICU)。2、针对无症状但核酸检测阳性的患者:在方舱医院床位数量可容纳的情况下(5000-8000人),尽可能以方舱医院进行隔离及治疗这些患者。若社区爆发加剧,患者数量远超方舱医院容纳范围,要求患者居家隔离至少7天,并实施以大厦安保人员为监督基础的控制措施。3、针对核酸检测阴性的人士: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的基础上,维持正常社会运转。

研究团队也建议,万一有必要实施全面封控,澳门可请求内地提供进一步多项支援,包括邀请公共卫生、疫情统计和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专家及团队提供决策参考。当局也有必要优化全民核酸检测的流程;同时要关注居民心理状况,避免应激性流动(Shock Mobility),因恐惧引发的混乱既无益于疾病防控,也无益于澳门经济及市民生活。

查看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