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二○二三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二○二三年施政总体方向和施政重点 (2)


4. 深化公共行政改革,不断提升治理能力

特区政府将在过往工作基础上,以打造便民便商的公共服务环境为重点,继续推进公共行政改革,坚持依法施政,不断提升全面治理能力和管治水平。

明晰权责,优化职能配置。继续推进公共部门领导主管纪律制度的检讨工作,从实体及程序层面引入新机制,完善问责。对政府架构中项目组的职能进行检视及作出必要的重组,继续优化部门的内部分工及职能配置。

深化电子政务建设。开展电子政务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在“一户通”2.0版本的基础上,打造“一件事”的集成化服务。分阶段扩建云计算中心,逐步提升数据开发利用水平。2023年第四季发出新一代澳门居民身份证。优化登记公证流程,加强数据互联互通,推动汽车登记、民事登记和物业商业登记的电子化。

提升部门内部管理效率。重新构建统一的公务人员人事管理系统,集中整合政府人力资源数据,有效支持部门职能架构配置及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完善公务员横向流动机制,在控制公务人员总额的前提下,优化整体人力资源配置。加强跨部门合作,推动政府机构之间协同高效运行。

着力打造高效为民的公务人员队伍。有序推进公务人员开考,2023年3月及10月分别进行高中和学士学历程度的综合能力评估开考。完善公职人员培训。检讨达标式培训课程框架,完善公务人员领导力培训班课程设置,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考察培训。举办澳珠琴三地公务人员交流研讨班,探索建立委派公务员前往大湾区及内地其他地方实习的制度。不断强化公务人员的责任担当意识、为民服务意识、沟通协作意识、廉洁奉公意识,以及开拓创新意识。

有效落实“爱国者治澳"原则。完善选举制度,开展修改《立法会选举制度》有关工作。切实加强公务人员爱国爱澳和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教育培训。结合《基本法》颁布30周年,举办一系列纪念及普法活动,促进社会各界全面准确认识“一国两制”方针。

统筹推进各项立法工作。积极落实年度立法规划项目,优先处理民生和经济领域立法修法工作,为推动经济复苏、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法律支撑。积极推动完善公共资产监管的法律制度建设,确保公帑合理运用。

积极推进区际及国际法律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法律服务融合发展,建设和完善仲裁、调解等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按照《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要求,积极探索两地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推进深合区法制建设。推进与葡萄牙、巴西、菲律宾及越南商签刑事司法互助协定的工作。

尊重和维护司法独立,积极支持司法机关的软硬件建设。

廉政公署依法开展反贪、行政申诉、廉洁教育等范畴工作,坚决防范和严惩贪污腐败;审计署有序推进协作机制建设、审计项目管理、审计组织方式创新、审计数据运用等方面工作,不断提升审计水平和成效。

5. 坚定不移维护国安,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全体居民的根本利益所在。面对日趋严峻复杂的安全形势,特区政府将进一步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澳门事务;不断提升城市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为居民安居乐业、特区繁荣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坚定不移维护国家安全。一是完善维护国家安全法律制度。全力推进修改《维护国家安全法》法案的细则性审议工作,有序推动配套立法修法工作。二是落实维护国家安全执行机制,全力推进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实体化运作,全力支持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和国家安全技术顾问依法履职。三是增强国家安全执法能力,优化情报和执法工作,加强对各领域安全动态和风险威胁的辨识及应对能力,积极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任何危害国家和本澳社会稳定的活动。四是持续开展国家宪法、澳门基本法、维护国家安全法律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家国情怀和国安意识。五是发展壮大爱国爱澳力量,弘扬爱国爱澳核心价值,充分发挥爱国爱澳社团的桥梁作用,广泛凝聚共建澳门的社会共识,巩固爱国爱澳社会政治基础。

警钟长鸣巩固城市安全。一是推进科技强警。全面推动智慧警务建设,完善“天眼”整体布局,加强网络安全监管,提升网络安全预警和防护能力。二是推动民防革新。落实新版《民防总计划》,推进智慧民防建设,持续完善“应急指挥应用平台”。三是系统预防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前瞻优化执法部署,深化区域警务协作,打击跨境犯罪,维护特区社会大局安全与稳定。

6. 扎实推进横琴建设,更好融入国家发展

2023年是深化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实现第一阶段目标的关键一年。特区政府将同广东省一道,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不变、行政区划不变、司法体系不变的前提下,围绕“四新”战略定位和“四新”重点任务,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提升合作水平,善用“两制”优势,不断健全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体制,有效落实深合区建设总体方案,深入推进深合区与澳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实现主要产业加快发展,民生融合深度推进,持续提升澳琴一体化发展水平,为澳门居民创业、就业和生活提供新的广阔空间。

特区政府将与粤方紧密合作,加快分步骤、分阶段有序推动深合区综合性立法工作,持续与国家相关部委进行沟通,推动“分线管理”配套监管办法及税收政策尽快落地实施,推动深合区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鼓励类产业目录等重大配套措施尽快出台实施,探索建立国际互联网跨境数据管理体系,促进要素资源高效便捷流动。加快制订深合区开发投资公司组建方案。推动出台实施首批授权事项清单,在市场监管、商事登记、知识产权、跨境执业、商事纠纷解决等民商事领域率先构建与澳门深度融通的法律规则体系和机制,为深合区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聚焦产业,精准发力。以促进澳门产业多元发展为主线,科学研判和选准深合区产业的细分领域,加快出台一批高品质、精准化的产业政策,充分利用澳门自由港和联通国际通达世界的特殊优势,以及深合区的空间和人才优势,推动澳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便捷流动,研究降低深合区企业营运成本和居民生活成本,为内地企业“走出去”和国际企业“引进来”提供枢纽平台,形成“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的产业联动发展新模式。

促进现代金融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财富管理、绿色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和上市挂牌等金融产业政策出台,全力配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落实深合区资金电子围网系统建设方案,建设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在风险可控原则下探索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推动两地资金便利流通。促进绿色金融资产跨境转让,进一步打通与澳门资金对接管道。鼓励优质企业赴澳门设立融资租赁公司,联动开展跨境业务。支持澳门资本联合粤方共同争取银行理财子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牌照在深合区落地。参照跨境金融合作机制,探索共同组建深合区金融监管委员会的方式,建立健全金融创新监管工具试点协调沟通机制。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进半导体芯片制造项目落地。开展元宇宙产业招商工作,加快产业布局和企业集聚。稳步推进横琴先进智慧计算平台永久基地建设,推动计算平台作为大科学装置立项。与深合区合作推动澳门科研人员申报国家级科技计划,支持澳门科研项目在深合区开展联合研发及成果转化。

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整合粤澳中医药优势,加大力度推进两地中医药产业合作。优化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发展模式,加快落地一批医疗健康项目,重点发展中药经典名方制药、中医药检测认证、转化中试、生产制造等业态。有序推进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横琴医院建设。

做强文旅会展商贸产业。推动澳琴文创、会展、消费、大健康等产业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澳琴旅游形象IP。加快建设澳门文旅会展产业的延伸区、拓展区。举办国际高品质消费博览会暨世界湾区论坛。

营造趋同澳门的宜居宜业生活环境。“澳门新街坊”项目建成,做好住宅单位配售方案,同步建设配套民生设施。加快推进各项澳门标准的公共服务和福利制度落地横琴。持续深化澳琴在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民生领域的交流合作。协助澳门居民在深合区就业。采取针对性措施,吸引澳门青年到深合区创新创业就业,适时为澳门青年推出各项高新技术产业的专项实习计划。便利澳门医疗人员在深合区跨境执业,争取在澳门合法使用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在深合区使用的政策。

深化区域合作。贯彻落实《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工作安排》及各项专项规划,积极配合参与各项政策规划制订工作。推进粤澳合作,落实与深圳市和佛山市的合作专班任务。研究与海南省、重庆市建立合作专班机制。积极参与泛珠合作,鼓励泛珠省区地方政府及具资质企业通过澳门债券市场进行融资,加强与泛珠省区在旅游会展、文化教育、科技创新、生态环保、中医药产业等领域合作。有序落实京澳、沪澳、川澳重点领域合作,参与支援江西省乡村振兴工作。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务实推进“一平台”建设。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工作部署,推进与葡语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在经贸、旅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与已签约的友好城市建立更紧密的联络机制,务实推进各领域的合作。

7. 坚持不懈防控疫情,切实筑牢防疫体系

全球疫情发展趋势仍存在不确定性,特区政府将继续与国家的防控政策保持一致。坚持常态化科学精准防控,确保全澳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为社会正常运作和经济复苏创造条件。

不断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在疫情稳定时期,通过开展重点工作人群核酸检测,及早发现疑似个案,继续开展培训人员、储备抗疫物资和准备隔离设施等工作,持续加强社会层面的防控管理,提高疫情防控应急能力。

认真总结“6·18”疫情防控经验,提高疫情防控能力,优化疫情应急预案,扎实健全区域联防联控,不断完善防疫体系。持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重点推动长者、儿童疫苗接种,以及加强剂的接种。密切监测疫情变化,筑牢口岸、医疗机构和社区三大防线,加强各类风险人士的监察和排查,采取人、物、环境同防,完善防疫指引及建议,强化传染病防控的协调和联动力量,并充分运用资讯科技,不断提高疫情防控各个环节的数据互联互通,增强应对能力。进一步完善传染病防控设施。公共卫生专科大楼于2023年启用,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将设置80间高规格隔离治疗病房,为防控传染病爆发作有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