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门理工大学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回顾和展望”学术研讨会

澳门理工大学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回顾和展望”学术研讨会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迎来发布五周年之际,澳门理工大学在9月20日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回顾和展望”学术研讨会,从产业合作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科技创新与人才高地、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文化创意与人文湾区、青年事务与教育协同等方面,总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近五年的发展成效,展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未来前景。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回顾和展望”学术研讨会开幕仪式9月20日早上9时30分在澳门理工大学举行,由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研究室主任管延斌、澳门理工大学副校长李雁莲、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广东财经大学人力资源学院院长萧鸣政、广东省社会政策研究会会长岳经纶、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毛艳华及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爱平主礼。

开幕仪式上,澳门理工大学副校长李雁莲致词时表示,在国家的支持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推进,已经基本形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粤港澳大湾区扎实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速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逐步增强现代产业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拓展新空间、注入新动能。澳门特区政府依托“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推进湾区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广东财经大学人力资源学院院长萧鸣政发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实践中问题与思考”演讲,分析了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建设实践与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广东省社会政策研究会会长岳经纶发表“粤港澳大湾区社会政策协作的进展与展望”演讲时指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社会政策协作将进入整合型协作阶段,其特征是以科层体制为基础的全域社会政策的一体化。

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毛艳华发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定位与新任务”演讲, 分析粤港澳大湾区要立足新定位新形势新要求,发挥大湾区在新阶段深化改革开放创新的独特优势。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应聚焦提升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准、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等重点任务,加快建设世界级湾区和发展最好的湾区。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爱平发表“执行VS响应:粤港澳大湾区政策共同体的双频运作机制”演讲时提出,在落实大湾区建设政策的过程中,粤港澳三方政府结成了不可分割的政策共同体。他认为,在“一国两制”的制度环境下,广东与中央、港澳与中央之间分别形成了政策执行与政策回应的差异化政策落实机制,应着力构建“一国两制”背景下政策执行与政策回应的双频机制,以更好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澳门理工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陈庆云“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演讲时认为,中央的战略统领是湾区建设的根本保障;深入推进区域公共治理,是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建设区域共同市场,是实现湾区共同繁荣的重要举措。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回顾和展望”研讨会一连两天在澳门理工大学举行, 邀请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澳门基本法委员会研究室、全国港澳研究会、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大学和研究机构及澳门三十多位专家参会及发表演讲。

查看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