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门基金会与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 (下称“中心”)于二○一二年联合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澳门卷”大型编纂出版项目,旨在通过组织内地和澳门各届专家与民间力量,全面抢救本土民间艺术资源。项目包括传统戏曲、曲艺、音乐、舞蹈、谚语、故事、歌谣等,共十卷。其中《中国曲艺志‧澳门卷》由春风文艺出版社于近日出版,沈秉和及程美宝担任主编和副主编,团队主要成员有谢少聪、关瑾华、陈仲琰、黄静珊、黎月梅、陈龙生等。
为隆重其事,澳门基金会与“中心”于本年二月七日下午六时假澳门富豪酒店五楼宴会厅主办新书发行仪式。出席的主礼嘉宾有中联办宣传文化部部长万速成、 “中心”主任兰静、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澳门文化局局长代表学术及出版处处长林颖娜、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理事长李自松、《中国曲艺志‧澳门卷》编辑委员会主编沈秉和,以及十部志书各卷团队负责人和代表、澳门图书馆代表、曲艺社团代表等近六十人。
修志工程浩大
兰静致辞时指出,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开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经过三十年、数万人的努力,内地各省卷陆续编纂完成。他喜见澳门基金会的大力襄助,令该套志书澳门卷的编纂终可顺利启动。他表示《中国曲艺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层面唯一以方志体裁、统一体例、分省编纂的,记述曲艺发展历史和现状的专业志书。而澳门卷是在遵循内地各省卷编纂体例、继承编纂经验,与时俱进的基础上,积十年之功,编纂而成的硕果。他喜见《中国曲艺志(澳门卷)》的编纂与内地各省卷,特别是广东卷,形成了一定的互补关系。
吴志良在致辞时引介,《中国曲艺志.澳门卷》凡六十七万五千字,提供了近千个曲目的有关信息,同时包括南音、粤讴、龙舟、粤曲等的曲词,详细记录澳门历来演出曲艺的机构、场所及场地过百处,并全面地整理艺人资料,为五十七名澳门曲艺人士立传。他指出,该志书既从宏观的视野组织编纂,也细致深入地引介事件人物,编纂成果保存地方特色和时代背景和人文风貌,可谓澳门曲艺的“百科全书”。他特别感谢文化和旅游部港澳台办公室、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以及编纂团队的付出。
澳门曲艺多元丰富
《中国曲艺志》总编辑部主任兼指导专家及评审蔡源莉发来祝贺致辞,她表示从组建编辑部,作田野调查,翻阅檔案史料,甄别资料,撰写条目,反复修改书稿至付梓出版,能根据澳门的独特历史状况,致力收录澳门地区发生过的曲艺活动,曲艺艺人的演出状况,以及澳门各种与曲艺有关的文化、经济与社会现象。她认为编纂团队耗时十二年,默默爬梳完成志书,实在不易,并充份肯定是一部具有学术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的文献性书籍。
沈秉和在发言时表示,编纂团队已把澳门十六世纪至二千年的本地戏曲、曲艺史料作了一次比较完整地挖掘和梳理,并分别按国家编纂规范编撰了七十八万字的《戏曲志》和六十七万多字的《曲艺志》,填补了澳门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他引介该志书呈现了多元的曲目、丰富的音乐、形形色色的表演、舞台艺术、历年参与的机构团体和习俗等等,还有大量的图片资料。他特别感谢北京专家队伍的指导以及澳门各界的支持协助。
发布会上同时向澳门各图书馆、学术单位,以及曲艺社团等赠送《曲艺志》。与会者对澳门曲艺志书面世反应热烈,认为内容丰富,反映了澳门多元文化的历史渊源,成果丰硕。活动期间曲艺界人士演出助兴,如邓华超、黄梅芬、蔡晓琳等即席献唱粤曲、表演古筝等,气氛高涨,充份体现澳门丰富的民间艺术。而为了配合《曲艺志》的出版,“澳门记忆”文史网亦同步上载了 “湾区曲艺之光汇耀濠江 ——澳门曲艺史略”专题文章,欢迎读者前往网站阅览 (https://www.macaumemory.mo)。
为中华文化添砖加瓦
目前“十部文艺集成志书‧澳门卷”已出版《戏曲志》和《曲艺志》两卷。各卷团队正在加紧编纂工作。另外八卷分别有由戴定澄主编的《民歌卷》和《器乐曲卷》,沈秉和主编的《戏曲音乐集成》及《曲艺音乐集成》,张卓夫主编的《故事卷》,邓景滨主编的《谚语卷》,胡国年主编的《歌谣卷》,邓锦嫦(已故)主编的《舞蹈卷》。
吴志良总结时指,“十部集成志书.澳门卷”是澳门基金会高度重视的一个项目,其目的在于系统寻找澳门传统文化的基因,让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得以保育和传承。他期望社会各界继续关注并支持有关工作,共同参与澳门的文化保育、建设和传承,为澳门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添砖加瓦。
查看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