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门研究》第110期经已出版

《澳门研究》第110期封面

由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组稿编辑的《澳门研究》第110期经已由澳门基金会出版。《澳门研究》以“研究澳门,服务社会”为宗旨,透过选编、刊登海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论文,荟萃各家学术思想,是推动和深化“澳门学”建设的重要阵地,深受学界关注。

该期的论文栏目分为“历史研究”、“文化研究”、“翻译研究”、“经济研究”、“区域研究”和“城巿规划”六部分。“历史研究”中金国平的〈珠江口“贸易(诸)岛(Ilha(s) da B(v)eniaga)”蠡探:位置与名移〉通过分析葡萄牙史籍、航海图和相关文献,探讨了“贸易岛”的确切位置及其名称的演变;杨迅凌的〈从澳门到北京的内河航线图——欧洲所绘粤道地图谱系考释(1655-1815)〉以荷兰东印度公司制图师芬彭士的《经澳门由广州至北京内河航道图》为代表,把该类地图分为尼霍夫、马嘎尔尼、范罢览、阿美士德、入华耶稣会士五个主要谱系,对其主要作品和特点进行分析;肖飞燕的〈十七世纪初西方国家在日本的对弈——英荷对西葡的挑战〉系统地论述17世纪西葡和英荷在日本存在的诸多矛盾,重点评析作为后发国家的英荷向老牌殖民帝国西葡发起的商业竞争、武力进攻、政治渗透和宗教批判等全方位的挑战;吴青、杜赟梅的〈蔡敏騋革命事迹发覆——以《蔡挹晖堂族谱》为中心〉探讨蔡敏騋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因,探寻身处历史风口之下未被主流史料记载的小人物面貌。

“文化研究”中陈淑怡、陈鹏之的〈澳门公厕小论〉通过澳门公厕的文献回顾和对比香港公厕的发展历程,检视澳门公厕史中的三大因素:政策、技术和经济,以及观念的传播;“翻译研究”中杰佛瑞‧C‧冈恩(Geoffrey C. Gunn)着、吴玉娴译的〈翻译澳门:历史中的知识网络〉,以始于十六世纪的通事(Jurubaças)/传教士/语言、十九世纪澳门的印刷革命与翻译、澳门译务署时期、译学馆的兴起、私人或商业翻译、澳门回归后六个阶段,结合翻译勾勒澳门知识网络的历史发展。

“经济研究”中张艳的〈近三十多年中国内地关于澳门经济与旅游的研究状况与热点分析——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图谱分析〉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对年发文量、发文趋势、作者、高被引、发文机构等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与梳理;陈艳伟、王忠的〈基于钻石模型的澳门文化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机会与政府六个方面,对澳门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区域研究”中金雨心、马晨晓、应作斌的〈大湾区民生数据跨境的障碍、策略与技术研究——以医疗康养数据跨境为例〉从境内外法律法规、使用伦理及技术难点三方面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条文。“城巿规划”中胡祖杰、王涵、谢俊民、王冬妮的〈基于健康影响评估的澳门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现况分析〉基于澳门居住用地、路网、人口数量等资讯,探究澳门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状况。

第110期《澳门研究》定价80澳门元,现于全澳各大书店均有代售,该期的电子檔亦已同时上载至澳门基金会澳门虚拟图书馆网站 (https://www.macaudata.mo),欢迎读者查阅。

查看图库


此页面有问题吗?

帮助我们改进GOV.MO

* 必填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