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理工大学健康科学及体育学院副教授易涛与上海理工大学团队合作,研究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在药物递送领域的应用,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多项研究成果,被选为ESI全球首0.1%热点论文及全球首 1%高被引论文。研究成果具有重要影响力及引用价值,有助推动相关领域的科研发展和应用成效。
在当今纳米时代,纳米药物和纳米材料成为生物医药研发的热门方向。易涛及团队的研究采用先进的多流体静电纺丝技术,剖析各种复杂结构的多室纳米纤维,实现不同生物活性药物的控制释放,以提高治疗效果。多项研究成果包括抗癌药的pH敏感口服结肠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双步释放的口服控释给药系统、反向梯度分布的药物持续释放系统等。
研究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Composites and Hybrid Materi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Biomolecules》,以及《Chemosensors》发表4篇研究成果,根据药物的特点和临床需求,开创了通过在纳米维度调控纳米纤维的微观结构而实现控制释药的新方法,于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引用,分别入选ESI全球TOP 0.1%热点论文及全球TOP 1%高被引论文,为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
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于Web of Science收录的全球超过一万多种学术期刊的数千万条文献记录,是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追踪科学发展趋势的重要工具。通过引文分析,ESI将科学研究划分为22个专业领域,对国家、研究机构、期刊、论文以及科学家进行统计分析和排序,统计全球所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SCIE、SSCI库中近10年的论文数据,按被引频次的高低确定出衡量研究绩效的阈值。分别排出居世界前1%的研究机构、科学家、研究论文,以及居前0.1%的热点论文。
易涛致力新药和纳米制剂的研究工作,现任《药学学报》编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委员。主持完成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澳门理工大学、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等各种科研项目,以及合作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本研究由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0061/2023/RIA1)及澳门理工大学科研项目(RP/FCSD-01/2023)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