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持续监测传染病在澳门的流行趋势,并制定适切的防控措施,卫生局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及《传染病强制申报机制》的规定,要求公共或私人医疗机构的负责人、首次诊断医生、填写死亡证明书的医生,以及实验室诊断技术人员,在法定时间内向卫生局申报传染病个案。目前,澳门共有45类疾病需强制申报。卫生局定期对申报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估,并透过公布监测数据,让公众了解传染病的发展趋势,提升疾病预防意识,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2025年1月,卫生局共记录了2,529例强制申报疾病个案。其中,病例数最多的前三类疾病分别为流行性感冒、猩红热及诺如病毒感染。
- 流行性感冒
1月份共接获2,190例流行性感冒病例申报,较去年同月的3,170例减少30.9%,但较前一个月的731例增加约2倍。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常见于冬春季(1月至3月)。澳门最常见的流感类型为甲型流感(H1N1及H3N2)及乙型流感。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病者的口鼻分泌物传播。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痛、流涕、咽喉痛及咳嗽等。虽然多数患者可自行痊愈,但老年人、婴幼儿及慢性病患者可能出现支气管炎、肺炎等并发症。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2.猩红热
1月份共接获97例猩红热病例申报,较去年同月的219例减少55.7%,较前一个月的86例增加12.8%。猩红热是由A群β-溶血性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1至3天,传染途径主要是接触到病患口腔、鼻咽分泌物以及飞沫感染,患者一旦受到感染,在发病前后均具有相当高的传播能力。该病全年可发病,但以冬春为高峰,主要多见于2至8岁儿童。主要征状为发热、咽喉痛、草莓样舌及皮疹,皮疹常出现于颈、胸、腋窝、手肘、腹股沟及大腿内侧面;典型的皮疹不出现于脸部,患处皮肤粗糙如沙纸,疹退后皮肤出现脱屑或片状脱皮;服用合适的抗生素可有效治疗,如没有适当治疗,可并发中耳炎、风湿热、肾病、肺炎、淋巴结炎、关节炎等。猩红热没有预防疫苗。
3.诺如病毒感染
1月份共接获82例诺如病毒感染病例申报,较去年同月的24例增加约2.4倍,较前一个月的176例减少53.4%。诺如病毒感染是一种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胃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用或饮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病者的呕吐物或排泄物,以及接触受污染的物品传播,也可能经空气飞沫传播。此病毒是非细菌性胃肠炎的主要致病原,易在安老院、学校等集体场所引发胃肠炎暴发。任何年龄层均可能感染,冬季为高发季节。
为减少感染流感及其他传染病的风险,卫生局呼吁居民参考以下图文包,加强个人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