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司法警察局接获多名市民检举,报称收到冒充支付宝或微信“客服人员”来电后遭遇诈骗。截至目前,已超逾46名市民误堕上述“假冒客服人员”骗局,合共损失逾261万澳门元,损失金额由1千至50万不等。
案情显示,骗徒致电事主自称支付宝或微信的客服人员,并以普通话表示事主的资金(或余额)安全保险已逾期,将被收取大额费用,当事主要求取消相关保险,电话便会被转驳到假冒其他金融机构的“客服”,并以替事主办理取消手续为由要求事主配合一系列操作,伺机诈骗事主金钱,手法五花八门,当中包括:
- 要求事主透过WhatsApp进行视频通话,并打开“分享荧幕”功能,在同屏模式下诱导事主登入银行帐户,借以窥探事主密码,随即转走存款。
- 要求事主提供本地及内地银行帐户资料及结余作核对,以掌握事主存款状况。
- 要求事主进行多次汇款以验证帐户状态,并声称完成验证将会原路退还,起初事主进行小额汇款后确实收到退款,以此诱骗事主进行大额汇款。
- 要求事主提供信用卡资料以验证帐户状态,并以此盗用事主卡资料进行非授权大额交易。
- 要求事主登入假冒金融机构的钓鱼网站以验证帐户状态,并以此盗用事主帐户及转走资金。
- 要求事主转帐或购买虚拟货币转帐到指定的虚拟货币钱包。
根据本局调查及市民提供之线索,有迹象显示骗徒冒认越来越多机构的客服人员,而且即使事主挂断电话,骗徒仍会坚持不断致电事主,企图迫使事主就范。
针对上述情况,司警局已分别向支付宝及微信官方确认,用户在使用上述平台帐户时已自动免费提供相关服务及保障,毋需自行申请、支付任何费用或额外续保。
司警局反诈骗协调中心呼吁市民:
- 任何声称因“存款保障服务”逾期而需支付保费的要求均属虚构。
- 切勿轻易遵从任何电话或线上客服的要求进行转帐汇款操作、透露个人、银行帐户或信用卡资料,应循官方渠道核实。
- 切勿随意与任何陌生人士进行视频通话、共享屏幕,免被骗徒窥视及盗取讯息。
- 如有怀疑,可使用司警局的“反诈程式”查核风险指数、上报可疑涉诈讯息,或致电防诈骗查询热线88007777或报案热线993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