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门大学藉由颁发荣誉博士学位,表彰拥有卓越成就及为社会发展和教育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士,下月将有三位诺贝尔奬得主罗伯特‧C‧默顿教授、杨振宁教授、莫言教授,以及两位土木工程界钜子李焯芬教授和邵贤伟工程师荣膺澳大荣誉博士。 学位颁授仪式定於十二月六日(星期六)上午十一时於澳大大学会堂举行,届时将颁授荣誉理学博士学位予李焯芬教授和邵贤伟工程师,荣誉工商管理博士学位予罗伯特‧C‧默顿教授,以及荣誉文学博士学位予莫言教授,而杨振宁教授的荣誉理学博士学位将另行颁授。 李焯芬教授为港大土木工程系讲座教授,是着名地质及水利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参与内地多个核电站、大坝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着名的三峡工程及二滩水电站工程。早在一九八○年代初,他便开始义务兼任中国水利部的高级顾问,经常要奔波各地,为祖国的大型水利工程作出奉献。在港大服务多年的他,致力提升大学科研,推广终身学习与推动与内地学界合作,并热心於推动文化及服务社会,着有多本畅销心灵励志书籍。 罗伯特‧C‧默顿教授(Prof. Robert C. Merton)是美国经济学家、一九九七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现为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金融学特聘教授、哈佛大学荣休教授,并在空间基金管理公司(Dimensional Fund Advisors)担任常驻科学家,开发新一代的集成养老金管理解决系统,解决传统界定福利计划和界定供款计划的缺陷。默顿教授以"将金融理论应用於实践"而闻名,他的"期权定价理论"(Option Pricing Theory)对金融学和经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莫言教授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以丰富的创作带领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使汉语在文学世界占有一席重要位置。他在一九八○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代表作之一《红高粱》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新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二○一二年,莫教授因其作品"用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融为一体"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至今已发表超过八十篇短篇小说,三十部中篇小说,十一部长篇小说,五部散文集,一套三卷本散文全集,并创作过九部影视文学剧本,以及两部话剧作品。 在澳门土生土长的邵贤伟工程师在建筑工程界有超过三十年的经验,是行内富经验且具专业认可资格的工程师。他曾写过多篇具有参考价值及影响力的研讨文章,对建筑工程的学术发展颇有建树。一九八○年代初,邵工程师在香港成立建筑工程公司,业务发展致今已遍及大中华地区,参与设计的商住项目多不胜数,其中一澳门的酒店项目更获香港工程师学会及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联颁最佳结构设计大奖。此外,邵工程师一直关注教育发展及乐於为社会慈善团体作出捐献,例如设立奖学金,捐助兴建教学楼等。 为华人熟悉的杨振宁教授在一九五七年与研究伙伴合作推翻了被当时学界奉为真理的"宇称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其后他任教於美国的大学。此外,杨教授与米尔斯教授於一九五四年建构了"杨米规范场理论",该理论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结构之一,改变了近几十年来物理学发展的方向。杨振宁教授为多个国家科学学院的院士,获奬无数。他多年来培育了许多杰出的物理学家,并对推动中国科学发展、人才培育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