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轻轨是低噪音和废气"零排放"的绿色集体运输系统,日后将发展成公交网络的主干,为居民提供便捷、可靠的服务,并与巴士、的士和行人系统整合成相辅相承、无缝连结的公交网络,优化居民的出行环境,从而减少居民对私人车辆的依赖,有助进一步改善本澳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引致的空气污染问题,构建"绿色出行"环境。 机动车辆尾气排放是本澳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根据《澳门环境状况报告2011》,陆上交通运输占一氧化碳总排放量8成以上,亦占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约2成。为此,特区政府正采取一系列政策以改善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包括持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与规定,从源头限制高污染之车辆进口,并正制订标准以加强管制在用车尾气排放;积极推动引入各种绿色交通运输工具,鼓励公众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或使用步行辅助系统出行。当中,构建没有尾气排放和具有较高能源效益的环保大众运输系统──轻轨,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本澳所引入的胶轮轻轨系统,列车由电力推动,没有一般车辆的燃油引擎,因此行驶过程没有废气排放;且列车载运量较大,一列四节编组的列车可同时容纳约400名或更多的乘客,相对於一般最多只可载运5至7人的私人汽车,具有更高的环保节能效益。参考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可持续委员会关於运输的报告,轨道交通的能源效益是私人汽车的17.5至35倍。 在轻轨投入运营后,透过提供准时准点、高效便捷的集体运输服务,可大为提升居民公交出行的便利性,将吸引市民放弃驾驶私人车辆、更多地利用轻轨、巴士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而愈多人搭乘轻轨,路面的机动车辆将会相应减少愈多。一方面有助纾缓现时交通挤塞的问题,亦可提升巴士行车速度,节省市民搭乘的时间,吸引更多人搭乘公交,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亦可达到节约能源和减少车辆尾气排放的效果。 根据政府委托澳门科技大学所作的评估,在首二期轻轨投入运营后,搭乘公交出行者估计平均每人每日可节省超过6成的公交出行时间;而部份驾车人士也可望改搭轻轨出行,在能源消耗以及排放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方面,亦可望减少约2成。空气环境质素的改善,亦可更好地保障居民健康,对节省社会为防治与空气污染相关疾病的卫生资源亦将带来正面的贡献。 此外,由於轻轨列车以电力推动,没有传统燃油引擎的声响,加上是以胶轮行驶於平滑混凝土车道上,故亦具有低噪音的环保特性。现时,轻轨列车正持续批量生产,完成组装的列车正进行多方面的测试工作,政府早前派员前往生产厂房作现场噪音测试,於未有任何隔音设施的测试轨道旁测得列车以最高速度(时速80公里)运行时,其最大噪音值约为80分贝,较传统大型客车经过路边所发出的最大噪音值约88至92分贝为低。同时在未来实际运营时,列车运营的平均时速大约为30公里,轻轨与周边民居距离亦会比厂房近距离测试为远,加上采用了不同的隔音设施和吸音物料,预计噪音水平可有所减少。 而事实上,政府早於2008年,亦已委托专业顾问机构就轻轨系统开展环评的相关工作。在噪音评估方面,顾问机构参照列车系统供应商提供的资料,透过数学模型模拟轻轨未来运营时的环境状况,对沿线百多个噪音敏感受体进行分析和评估。亦就北段走线之三个方案作了初步之噪音影响分析,根据分析评估的资料,在部份有需要的路段采取设置隔音屏障等缓解措施后,未来轻轨运营基本可达至相应的评估准则,即日间平均噪音水平低於70分贝、夜间平均噪音低於60分贝,与现时沿线的背景噪音水平相若。政府日后亦会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持续性的噪音监测,确保轻轨服务能符合相关环评准则及核实缓解措施的成效。
查看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