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交諮會探討違泊偵測系統第二期工作計劃 參觀交通廳瞭解交警日常運作和執法情況


交通事務局日前向交通諮詢委員會政策規劃及管理建設專責小組,介紹有關交通設施設置情況時指出,計劃今年底起陸續在本澳16個地點增設違泊偵測系統,包括巴士站、黃實線和停車場入口等,以改善相關位置的車輛胡亂停泊現象。另外,公共交通及社區關係專責小組則聽取了治安警察局交通廳簡介日常工作和執法情況,並參觀交通廳大樓。 交通諮詢委員會政策規劃及管理建設專責小組、公共交通及社區關係專責小組分別於6月28日上、下午召開工作會議,由兩小組召集人高冠鵬及郭敬文主持。政策規劃及管理建設專責小組會議上,主要探討車輛違泊偵測系統第二期工作計劃,交通事務局人員在介紹時指出,首期違泊偵測系統主要針對巴士站違泊及黃實線停車的個案進行監控,但局方過去亦接獲不少市民反映,部分停車場入口因經常有車輛排隊等候進入停車場而對路面交通造成阻塞,對此,交通事務局和治安警察局亦希望透過智能手段更好地對有關情況作出監管,故第二期工作計劃中,除增加巴士站和黃實線的違泊監控點外,也研究在部分停車場出入口設置違泊偵測系統,如華士古停車場、栢麗停車場和關閘工人球場停車場等。其後,委員亦就違泊偵測系統的設置位置、監察範圍、系統運作等方面提出意見。有委員認為,其中關閘工人球場停車場的使用率較高,需要關注增設系統後,會否變相增加停車場周邊道路壓力,並建議可考慮改造相關道路走向,平衡使用停車場之車輛及其他車輛使用道路的需要。 公共交通及社區關係專責小組則聽取治安警察局交通廳介紹日常工作和執法情況,並參觀交通廳大樓實地瞭解有關運作,據交通廳代表介紹,現時交通廳共有430名人員,負責指揮及監察全澳車輛與行人的通行,隨著本澳居住人口、旅客以及車輛的不斷增加,對交通廳工作亦帶來挑戰,日後期望能增加電子設備協助執法工作,以紓緩前線警員的工作壓力。在執法的同時,交通廳亦加強與交通事務局等部門的合作,共同進行有關交通安全的宣傳教育工作,以令居民建立良好的道路使用習慣。 會議及參觀期間,委員亦就警員執法所面對的困難、培訓、裝備等與交通廳作深入交流,交通廳並向委員展示及示範有關執法時所用之設備系統,如酒精測試器、電子抄牌系統等,加深委員對警隊裝備的瞭解。

查看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