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海關去年接獲電郵舉報投訴,指位於澳門中區,有兩間時裝店涉嫌售賣假冒知名品牌服裝等物品,海關收到舉報資料後,立即展開深入調查,並對有關店舖進行不定期查察,偵查人員在調查期間發現其中一店舖合共有四間連鎖時裝店,假借出口成衣店為名售賣侵權貨品。海關在一天內共查封五間時裝店,七名女性嫌犯被移送檢察院偵辦。 於本月二十日,海關偵查人員認為時機成熟,分成多個小隊,對舉報所指之兩間店舖及另外三間與本案件有關之店舖採取專項行動。在行動期間,獲得一品牌權利人全力協助,親自協同偵查關員作出行動,在位於分佈澳門市內各區合共五間店舖內查獲偽冒「BURBERRY」、「CHANEL」、「ARMANI」、「DKNY」、「CALVIN KLEIN」、「AGNÈS B」、「VERSACE」、「JUICY COUTURE」、「PRADA」、「GUCCI」、「HERMÈS」、「LOUIS VUITTON」、「DIESEL」、「DOLCE & GABBANA」、「HUGO BOSS」及「MIU MIU」等一批名牌商標物品,包括有男女服裝、鞋、圍巾、枕頭套、皮帶、銀包及手袋等合共六百五十八件,若以正貨市值估算,涉及金額總值超過二百萬元澳門幣。據初步調查顯示,有關貨物除經由嫌犯自行從外地購入,並將其少量分批攜帶入境之外,還以「螞蟻搬家」方式聘請「水客」將侵權物品零散運入本澳,入貨價格為二百至二千元人民幣不等,出售價由六百元至四千元澳門幣不等。其中一涉案店舖從數年前開業至今,已擴充至五間同名為「XX出口成衣」的連鎖店,店舖開設在中區及遊客區,顧客對象以本澳市民為主,其中四間涉及售賣侵權物品的連鎖店,均沒有出入口成衣的海關申報記錄,其「XX出口成衣」的店名徒具虛名。有關人士刻意將部分侵權服裝的標籤俗稱「嘜頭」剪破,故意讓客人誤以為是正牌服裝出口貨尾,誤導消費者以為買到平價正牌貨。而另外一時裝店之企業主則曾在該連鎖店工作多年,自去年初才另起爐灶、開店創業,由於營銷貨品同涉侵權,結果難逃被控厄運。上述物品經核實,其品牌商標已在澳門特區政府經濟局作出合法註冊登記,除由海關偵查人員在現場作初步認別外,並得一品牌權利人代表作進一步鑑定,初步核實涉案證物從品質、手工、標籤及手牌等作比較,均與正品不一,為假冒偽劣貨品。 在是次行動中,海關偵查人員共帶走包括兩間時裝店負責人在內的七名女子到海關總部協助調查,年齡介乎於三十一至五十三歲之間,而其中兩名售貨員為外地僱員,澳門海關將以第九七/九九/M號法令《工業產權法律制度》第二九二條所指之犯罪控告該七名人士,並送交檢察院處理,一經定罪,將處以最高六個月徒刑或科處三十日至九十日罰金。 海關現向各界人士提醒,售賣侵權物品的店主和店員,均會因觸犯知識產權的法例而需負上刑責。由於售賣侵權物品是肥了奸商,苦了守法營商者,害了蒙在鼓裡的一般大眾,造成社會混亂,嚴重破壞澳門旅遊購物城市的形象。海關將會持續打擊有關罪行。 市民如發現有侵犯知識產權活動的資料,請即與澳門海關聯絡,電子郵件 info@customs.gov.mo,廿四小時舉報熱線,電話: (八五三) 二八九六 五○○一。
查看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