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氹仔北區都市化整治計劃修訂”締造新型綠色社區


為推動氹仔北區(TN地段)的都市化發展,促進市區土地合理開發使用,政府公佈"氹仔北區都市化整治計劃修訂",重新規劃面積達223,038平方米的土地,以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為原則,採用社區內路和自然集聚模式進行空間佈置,當中包括公園廣場、行車道路、非工業用地、公共房屋用地及社會設施用地等,預計可容納3萬6千多人口。有關規劃務求做到尊重原有村落肌理,保育歷史文物,保留部分原有自然資源,將氹仔北區發展成一個配套完善的新型綠色居住社區,總體優化氹仔市區的生活環境。 新規劃提高可操作性推動發展
"氹仔北區都市化計劃"自1995年獲核准後,至今已沿用近二十年,然而區內的卓家村及三家村一帶不少土地屬私人業權,未能獨立發展而處於閒置狀況,道路及地下管網等無法建造和設置,導致該區發展較其它地方緩慢落後。考慮到氹仔北區公共房屋落成及新社區形成,回應市民對優化整個地段發展、更新交通路網、完善公共設施及保護環境等訴求,因此,政府對有關規劃進行了深入檢討和修訂研究,以提高計劃的可操作性,推出"氹仔北區都市化整治計劃修訂"。 氹仔北區,葡文簡稱為TN地段,是指位於氹仔正北面,介於嘉樂庇總督大橋及友誼大橋出口處的土地,其周圍分別是氹仔新城、大潭山、澳門大學及北安填海區,規劃用地總面積223,038平方米(約22.3公頃),當中建設用地總量為105,045 平方米,佔總用地47%,共劃分成71幅發展用地。 區內土地性質複雜,包括政府土地、沒有登記而被視為屬於政府的土地、私有土地(完全所有權土地)、長期租借地及租賃批地五種,其中私有土地多達32幅,佔總規劃面積4成。區內已建成的建築項目合共12個,其中一個是湖畔大廈經屋項目,餘下土地多為閒置,個別私有土地作為林業種值或大型機器存放用途。"氹仔北區都市化整治計劃修訂"的出台,將有助吸引和推動業權人加快發展土地,配合政府規劃。 採社區內路集聚模式空間佈置
今次規劃,以綠色社區、集約用地、完善交通、增加設施及可操作性為原則,逐步將孫逸仙博士大馬路西面的都市活力延伸至規劃範圍。充分考慮到區內土地業權的分佈狀況、自然生態資源(包括十多棵古樹)的分佈等現實及優勢條件,採用社區內路和集聚模式進行空間佈置,透過綠化用地、行人區、公園廣場等綠色空間,構建新型綠色居住小區。區內集居住、商業、公共設施和社會設施等功能於一體,當中,社區設施包括文化活動中心、康樂設施中心、社區服務中心、學校、幼兒院、政府綜合大樓、衛生中心、安老院、治安單位、文物保護區、體育設施綜合體及市政公用設施。從社區設施、交通路網、社區環境、文物保育、綠色空間形造等層面,更新土地開發規劃,全方位完善相關建設,綜合提升區內居民的生活環境素質。 此外,樓宇高度方面,規劃範圍內未發展土地之最大許可樓宇高度主要分別為20.5米、50米及90米。為促進空氣流動(尤其針對夏季的西南向盛行風),區內樓宇的裙樓與塔樓之間須設有架空層。此外,新社區與大潭山之間設大型綠化帶,保持兩者視覺距離。規劃範圍內的關帝廟及天后宫為紀念物,應作適當保護及優化其周邊環境,以在塑造具歷史文化氛圍的公共空間之同時,營造社區認同感,豐富離島的旅遊資源。 "兩團一軸"完善氹仔市區路網
今次修訂將沿用過去規劃,貫通基馬拉斯大馬路至高勵雅馬路,以完善氹仔市區交通路網,加強各地塊之間的通達性,因此,在總體佈局上,氹仔北區的規劃結構可概括為: "兩團一軸", "兩團"以孫逸仙博士大馬路、菜園路及基馬拉斯大馬路新開闢路段之圍合為上組團,再以高勵雅馬路、美副將馬路、孫逸仙博士大馬路及基馬拉斯大馬路新開闢路段為下組團。"一軸"即是由基馬拉斯大馬路為軸,將氹仔北區劃分成兩個小區;小區內再以社區內路系統及綠化休憩軸為輔,組織符合內部運行的社區空間。 破慣例公佈研究增施政透明度
是次政府公佈有關訊息上兩個創新做法:首先,政府過往不會公佈正處於研究階段或修訂中的小區規劃資料,但為了滿足公眾的知情權以及增加政府施政透明度,政府是次打破過往做法,公開修訂"氹仔北區都市化整治計劃"資料,讓市民知道特區政府對該區未來的規劃構思,以及由此所引伸至整個氹仔區之發展願景。其次,政府將要求擁有區內發展地段的業權人,倘其日後要發展利用土地而向政府要求發出街道準線圖時,政府會以"氹仔北區都市化整治計劃修訂"作為重要的技術依據。 為了方便廣大市民了解"氹仔北區都市化整治計劃修訂"的內容,局方已將相關資料上載到局方網頁,市民可以到土地工務運輸局城市規劃資訊網瀏覽(http://urbanplanning.dssopt.gov.mo/cn/taipa.php)。

查看圖庫


此頁面有問題嗎?

幫助我們改進GOV.MO

* 必填項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