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登革熱宣傳活動明(17)日將移師三盞燈圓形地舉行,預防登革熱工作小組與多個團體聯合向居民傳遞「清除家居積水」對防控疫病的重要性。
傳播登革熱的白紋伊蚊生長速度快,由產卵到成蚊只需十天,如果孳生源持續存在,單單消滅成蚊是無法杜絕所有病媒蚊,傳播登革熱的風險仍在,所以清除積水此一蚊蟲孳生源,才是阻斷蚊子產卵、幼蟲生長及預防登革熱的首要工作。
政府每年都會在全澳的公園、休憩區、小販區及墳場等公共設施進行滅蚊,並定期於長期積水的地方,包括公共街道下水道渠口、墳場內之花瓶等放入蚊砂,阻斷幼蚊的生長並孵化為成蚊。
除了政府的工作,更重要是廣大居民的持續支持及參與,從家居做起,不要將可積水之容器隨處拋棄,並定期清理家居內外各種容器的積水,尤其是花盆底的容器應每週最少刷洗一次。為此,工作小組今年於3月份開始將每周六定為「清除積水日」,呼籲巿民消除蚊蟲孳生的溫床。
明天舉行的是8月份第三場宣傳活動,時間由下午3時至6時,在三盞燈圓形地設有主題圖片展覽,至4時30分舉行活動主題啟動禮及「預防登革熱的宣導方法」專題講解,出席嘉賓和義工亦會在三盞燈一帶進行宣導工作,並在街區清除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