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廣東省中山巿登革熱個案數增加  衛生局呼籲市民注意預防


根據廣東省衛生廳消息,廣東中山市黃圃鎮發生的登革熱本地感染疫情個案增加,衛生局呼籲居民採取預防措施。 截至7月21日,中山市已報告本地感染病例增加至63例,集中分佈在5個社區。目前63例均為輕症病例,無重症及死亡個案。疫情發生後,廣東省各級衛生部門已開展相應的防控工作,嚴防疫情擴散和蔓延,並組織專家到現場指導防控工作。 因應東南亞地區和廣東省的登革熱疫情,衛生局將持續和民政總署等部門合作,開展各項工作預防和控制登革熱。由於小型容器積水是最適合白紋伊蚊的孳生源,清除積水、杜絕蚊蟲孳生是最直接有效的預防方法,因此全體居民的共同參與是登革熱防控成功的關鍵。 登革熱是以人為傳染源、通過伊蚊叮咬傳播的疾病。病人一般在蚊蟲叮咬後3到14天內發病。主要症狀包括突發高熱,以及劇烈頭痛、眼眶痛、關節肌肉疼痛等,部分病人還會出現皮疹等症狀。衛生局呼籲巿民,如出現類似的症狀,特別是由登革熱流行的地區回澳後,應及時就醫,並將自己的旅行史告知醫生;而醫務人員如懷疑病人患上登革熱,即使已經痊癒,亦應安排病人抽血檢測或將病人轉往可進行抽血檢測登革熱的醫療機構。大部分登革熱病人可自行痊癒,但少數病人可能出現嚴重的出血或休克等併發症,故不應輕視。 衛生局呼籲巿民,前往登革熱流行的地區時,應在有防蚊設施的地方住宿,外出時應著淺色長袖衫褲,並在皮膚外露處擦上防蚊劑。在本澳,如居住或活動地方多蚊,亦應採取各項防蚊措施,如安裝紗窗,使用蚊香及外出時應著淺色長袖衫褲,並在皮膚外露處地方擦上防蚊劑。白紋伊蚊喜在清晨及傍晚活動,因此在這段時間到多蚊的地方活動時應特別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