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基金會邀土生葡人會議 探討全面收集澳民間藝術資源

與會者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為全面挖掘和整理澳門民間資源,保存澳門土生葡人的傳統文化,澳門基金會邀請土生葡人代表與本地文藝志書編纂團隊及文化部專家召開“十部文藝集成志書 • 澳門卷”土生葡人文化座談會,冀共同探討採集土生族群民間藝術素材的方向及具體工作,包括土生民謠、舞蹈、諺語、故事、戲曲、曲藝等等的範疇,冀得以保護及傳承。 會議於本月十八日上午十時在澳門基金會舉辦,出席會議者包括土生葡人代表澳門土生國際聯誼會諮詢委員會主席麥健智、澳門土生協會理事長兼土生土語話劇團團長飛文基、澳門國際研究所秘書長盧文輝;中國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李松及文藝志書專家組樊祖蔭、陳樹林、馮明洋、陳浚輝、穆凡中;澳門基金會研究所黃麗莎處長及資助暨合作廳合作處鄭妙思處長;澳門文藝志書各專卷主編鄧景濱、謝少聰、張卓夫、胡國年、鄧錦嫦、洪思敏,以及編纂組成員等約共三十人。 澳基會首先向土生葡人代表介紹了“十部文藝集成志書 • 澳門卷”的主要內容,並指出該部大型編纂出版項目旨在搶救本土民間文化,而澳門土生族群具有獨特和悠久的歷史,在社區生活中形成了各種題材的民間藝術,是澳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因此,冀藉該套志書的編纂,全面整理有關資源。 土生葡人代表感謝澳基會以及中心啟動該項目,而組織這次交流會是對土生葡人文化的重視。麥健智認為該項目開展非常及時,因許多傳統文化都面臨流失的危機。飛文基表示葡萄牙文化自十六世紀連同所航海路經各地的文化一同帶到澳門,並在此生根,形成了多元豐富的文化,如土生土語話劇、土風舞、語言等等,都體現了澳門的中西文化特色。盧文輝建議有關民間資源整理後,考慮以中、英、葡語,甚至土語出版,對傳承文化更具意義;他同時提出應整理各種已消失的兒時玩意,並進行訪問及記錄。 會議氣氛熱烈,各卷主編提出了相關問題,如土生葡人的民間故事的流傳、土風舞的歷史、土生葡人的界定、土生土語與土生葡語的分別,土生街頭說唱文化,以及如何搜集世界各地土生葡人資料等等。並就文化認同和歸屬感等議題進行了交流。與會者表示此次會議收穫很大,也為下一步的編纂工作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土生葡人代表認為此項目很有意義,並表示樂於協助各卷組展開調研及整理。 李松主任強調,“十部文藝集成志書 • 澳門卷”中,每一卷都應涵蓋土生葡人的文化素材;他同時指出,此項國家工程是以漢語為主,故所有葡語歌曲、歌謠等等均需要翻譯成中文,甚至注上國際音標,有助更好地傳承;他更歡迎土生葡人到北京,進一步了解文藝志書編纂的工作。澳門基金會表示,自二零一二年項目開展以來,澳基會及編纂組一直非常重視土生葡人範疇的資源收集,並組織了數次採訪活動,部份卷目也分別收錄了為數不少的相關資料,而此次會議為日後各卷採集土生文化建立了更好的平台。

查看圖庫


此頁面有問題嗎?

幫助我們改進GOV.MO

* 必填項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