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文化有約總結觀音開庫化寶工作 文化局年底開放海事工房

文化局續辦文化有約

文化局為加強與傳媒的交流,三月十二日〈星期六〉在媽閣嘉路士一世船塢海事工房,舉辦本年第二次的“文化有約”傳媒活動,與傳媒進行面對面交流,談及觀音開庫不作明火化寶的總結工作、媽閣廟及盧家大屋的報告進度、舊愛都酒店搜集的資料以及海事工房的規劃等。 文化局向傳媒總結上周(三月三日至四日)觀音開庫不作明火化寶的新安排。局方表示成效不俗,信眾對安排感到滿意,售賣香燭祭品的店舖生意未受太大影響,有附近居民反應今年觀音開庫期間的空氣質量獲得改善。文化局將總結經驗,期望未來得到更多廟宇負責人支持,逐步推動環保祭祀,並進一步鞏固及加強廟宇和文物的防火意識。 對於早前媽閣廟和盧家大屋受影響的情況,文化局已向國家文物局提交損害程度的報告,透過國家文物局向聯合國匯報。文化局已對媽閣廟受損部分進行詳細檢測,並將提供修復方案,工程將由媽閣廟承擔。 文化局將與文化遺產委員會討論舊愛都酒店搜集的資料。局方表示,舊愛都酒店前身是一座由政府規劃和興建的公共建築物,於一九五二年落成,當時樓高僅一層,供市民休閒娛樂之用。一九六二年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獲當時市政廳批准,改建及在其上增加三層作為酒店之用,相關改擴建項目交由一名工程師負責設計。在興建過程中,建築物因外觀醜陋被當時政府要求進行外觀美化,故又在建築上額外增一幅用作遮醜的外牆,即現時所見之網格狀的混凝土牆體。因此,愛都酒店的網格狀立面與背後的建築並非一體化設計。酒店開幕後,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於一九六四年聘請建築師夏剛志,在正立面中間的空白牆壁上建造壁畫,因此,舊愛都酒店目前所見的部分是經過不同時期的加建及改變而成。 文化局亦透露,鄰近媽閣廟的“海事工房”,是建於一八九零年俗稱的“媽閣船塢”,其中一建築物計劃於今年底率先對外開放。該建築原為船塢內的機械室,為當時造船及修船的地方,文化局現進行修復及定位為“當代藝術中心”,以展示各地優秀的視覺藝術作品,同時會利用有關空間,適當用作實驗性劇場及視覺藝術教育場地。 出席是次“文化有約”的文化局代表包括局長吳衛鳴、副局長梁曉鳴、陳炳輝、文化遺產廳廳長梁惠敏、演藝發展廳廳長楊子健、文化遺產保護處處長陳聰及文化傳播處處長林俊強。“文化有約”提供文化局與傳媒暢所欲言的平台,積極提升文化傳播工作的成效。文化局冀透過常規性的交流活動,定期與傳媒見面,積極溝通,有利促進傳媒與巿民對文化工作的了解。

查看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