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輔助生殖技術》公開諮詢已於本月4日開始,為讓市民及業界充分了解《醫學輔助生殖技術》諮詢文本內容、草案立法依據和具體內容,廣納意見及建議,尤其對一些較具爭議性的倫理道德議題作充份討論,衛生局於本月6日至13日舉行了6場諮詢專場,今日圓滿結束,期間共逾100名醫院單位代表、醫療團體代表、業界及市民出席。
衛生局表示,諮詢專場的與會者普遍認同就《醫學輔助生殖技術》進行立法,共計27名市民及業界發表意見,並錄得意見58筆。意見除了關注法案的適用範圍、醫療團隊的組成及人員的資格要求外,亦有不少意見關注心理以及倫理道德層面的議題,例如對於接受技術的夫婦是否有足夠的心理支援、允許配子(精子/卵子)的捐贈會否導致近親亂倫,以及對於出生小孩的福祉有何保障等。
衛生局表示,不孕不育是全球性問題,雖然醫學輔助生殖技術可幫助不孕不育的夫妻孕育下一代,但同時衍生道德倫理(如代孕、選擇嬰兒性別)、人類繁衍和兒童福祉等問題;另一方面,不適當提供醫學輔助生殖技術存在危及或損害個人或集體健康的風險,對負責操作相關技術的醫療人員資格、醫療單位設施及設備配套必須有嚴格要求。此外,本澳最近亦揭發了多宗違規提供醫學輔助生殖技術服務的醫療中心,但礙於未有專門法規,當局僅能以行政違規處罰,未能彰顯阻嚇作用,故有必要全面性立法規管。
《醫學輔助生殖技術》公開諮詢為期40日(2017年12月4日至2018年 1月12日),在上述諮詢專場結束後,公眾和業界仍可透過電話、電郵、親身提交或以網上意見提交的方式向醫務活動牌照科提出相關意見或建議。衛生局將在公開諮詢期結束後的90日內,將所收集的意見作出分析、研究和編制總結報告,並於衛生局網頁發佈有關報告;並將根據所收集的意見對法案進行修訂,以建立一套具社會共識、並符合倫理道德規範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