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法務局與澳大法學院合辦澳門回歸20周年法制建設專題講座

法務局與澳大法學院合辦澳門回歸20周年法制建設專題講座

為回顧澳門回歸前後法制建設的歷程,以及展望未來澳門法制的發展前景,法務局與澳門大學法學院於9月3日聯合舉辦了“澳門回歸20周年法制建設專題講座 ─ 澳門法律進化論”,邀請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本澳知名大律師黃顯輝介紹澳門回歸前後法制建設的變遷和發展,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法治建設,透過輕鬆的互動交流,加深與會者對特區法制建設與法律發展狀況的了解和認識。

法務局副局長梁葆瑩、澳大法學院院長唐曉晴以及法務局法律翻譯廳廳長吳志強、法律推廣及公共關係廳廳長戴冰、澳大法學院助理院長邱庭彪等參加了本次活動,同場亦有超過80名法律工作者、澳大法學院師生和婦女普法義工參與交流。

在講座上,黃顯輝議員以生動幽默、充滿哲理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講述了澳門現行法律體系的歷史淵源和發展脈絡,尤其是在後過渡期和回歸初期法制狀況的變遷,特別分享了他在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當日參與 “午夜立法”的過程以及當時的心情,讓與會者對澳門法制的演變和發展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體會。

對於澳門法制建設這20年來所走過的歷程,已擔任五屆立法會議員的黃顯輝表示,回歸至今,立法會已審議通過了289項法律,其中包括新增法律190項和修改法律99項,平均每年通過14項法律,及時回應了澳門社會發展的需要,為澳門社會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回歸後,特區政府著力推動法律改革,在立法統籌、立法規劃、統一立法技術形式的規則和指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值得肯定。隨著特區政府普法工作的深化,他感到回歸後澳門居民的守法和維權意識不斷提高,證明澳門回歸以來的法制建設獲得長足的發展。

在座談中,黃顯輝議員亦就粵港澳大灣區三地的法制問題發表了看法,認為可在三地不同實體法的適用和區域司法合作等方面進行研究,並建議可考慮就三地不同區域的法律共融探索一套實際可行的路徑,針對區際之間的法律衝突,倡議研究制訂一套能同時適用於三地的統一區際衝突規範的可行性,為三地民商事的法律衝突提供統一的適用標準,就涉及三地的某個民商事法律關係均適用同一項準據法,從而健全涉及三地民商事法律糾紛的解決機制。

作為澳門大學第一屆葡語法學課程的畢業生,同時是澳門本地培養的首兩位華人法學士之一,黃顯輝議員亦分享了自己當年克服重重困難,堅持利用工餘時間學習法律和中葡翻譯課程,最後成為律師和議員的心路歷程。他勉勵法學院的同學要學好中葡英三文,努力充實及裝備自己,抓緊“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所帶來的機遇,學以致用,發揮所長。

座談會上大家踴躍提問,與黃顯輝議員互動交流,共同探討了大灣區的仲裁、調解機制的構建、本地法律人材培養、葡文在澳門未來發展的應用,以及普法教育等問題。

與者會表示參加本次講座獲益良多,通過黃議員的精彩演說,讓大家對回歸前後的澳門法制建設歷程以及未來法律人員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查看圖庫


此頁面有問題嗎?

幫助我們改進GOV.MO

* 必填項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