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門大學澳門中小學生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基地和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合辦的首屆“澳門人文社科教育論壇”近日在澳大崇文樓舉行。澳門各中小學教育代表與澳大學者就“學校人文環境的理解與建設”議題進行深入討論。是次論壇促進澳大與中小學在人文社科領域合作,為澳大今後豐富中小學生人文社科教育提供新思路。
澳大校董會主席林金城、校長宋永華分別會見了與會代表。澳大副校長蘇基朗致辭時表示,是次論壇意義,顯示澳大著重人文社科教育,並致力與中小學同心協力,建設理想的教學環境。澳門大學附屬應用學校校長盧蘭馨與利瑪竇中學校長張慧玲等認為是次論壇有助於學校人文環境的建設。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代主任朱壽桐指出,這個論壇是澳門大學人文社科系列論壇中的教育專題交流平台。論壇為基礎教育工作者搭建學術交流的開創性平台,並希望澳門各校能創造獨特的人文環境,以提升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並注重學術性與民間性的結合。
會上,廣大中學校長陳建邦提出“凝聚民族情、構建人文境”的目標,認為應針對不同學齡的學生群體,研發相宜的傳統文化科普課程和體驗活動,以接地氣的方式從小培養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鏡平中學教師陳華根表示,環境擁有造就獨特精氣神的能力,這是由中華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決定的,教育者需培養起切實的文化自信。培正中學老師麥芷琪從培正中學的人文環境與自身中文教育的實踐經驗這兩個角度向與會代表分享了有所裨益的觀點。澳大教育學院教授孫旭花則從數學教育的方向,介紹了中華文化是如何與數學教育碰撞出火花的,揭示出建設人文環境需要的包容性。
在討論環節,澳大教育學院教授張偉保、人文學院教授楊斌,澳門中華教育會理事李小瑩、嘉諾撒聖心中學教師盧天浩與菜農子弟學校教師歐陽國健等也就人文環境的建設提出了精彩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