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明釉裏紅玉壺春瓶昨捐藏澳門博物館


明洪武釉裏紅玉壺春瓶捐贈儀式昨日(2月9日)上午在澳門博物館舉行,澳門 特區行政長官何厚鏵、永利渡假村(澳門)股份有限公司主席史提芬.永利(Mr.Steve Wynn)共同主持了捐贈儀式,社會文化司司長崔世安、文化局局長何麗鑽及永利領導層部分人員出席。 何麗鑽在致辭中表示,經過六百多年的輾轉歷程,這座珍貴的玉壺春瓶重新回到中國的土地上,意義深遠;玉壺春瓶在澳門博物館的珍藏與展出,將使澳門居民和大量的遊客得以一睹中國古代工藝製造的傑作,同時感受中華文化和澳門獨特的魅力。何麗鑽向史提芬.永利表達了特區政府的誠摯感謝,並讚賞這項捐贈行為有助於將歷史連接未來,為一代又一代人帶來藝術鑒賞的愉悅體驗。 釉裏紅纏支牡丹紋玉壺春瓶,製造於明初洪武年間 (1368-1398)。釉裏紅起源於元代景德鎮,以銅為彩料繪於器胎上,再罩以透明釉料在高温下燒成。釉裏紅白地紅花,是當時的創新產品,也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一項重要成就。由於對燒製條件非常敏感,釉裏紅的呈色不穩定,燒製難度大令成品率低,因此元明傳世的釉裏紅品種和數量偏少而更顯珍貴。捐贈予澳門博物館的此瓶,造型典雅,釉面瑩潤,釉裏紅呈色不完全,紅中泛褐並略有暈散,所繪纏枝牡丹紋灑脫自然,是明代洪武朝官窯典型作品。 據悉,此玉壺春瓶曾被一對蘇格蘭夫婦誤為普通中國瓷瓶,將其當作燈座使用,後經專家鑒定後,由於品相完整,留存世上極罕而身價百倍。2006年5月在香港的一次拍賣中,史提芬‧永利以港幣七千八百多萬元投得並捐贈給澳門特區政府,由文化局轄下澳門博物館作永久收藏及公開展出。 為做好玉壺春瓶的收藏和展示工作,澳門博物館特別增添了各項保護設施,並安排了良好的展示空間,昨日下午即公開展出,吸引了許多慕名而來的居民和遊客參觀。 在昨日的捐贈儀式上,行政長官何厚鏵同時為 “澳門博物館捐贈芳名錄”揭幕,向眾多文物捐贈者致意感謝。澳門博物館代館長陳迎憲表示,博物館的藏品百分之九十以上來自熱心人士的捐獻,不論價值如何,館方都很歡迎,希望有更多的人一起支持本澳文博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