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法大使南京交流活動已於上周五(八月二十九日)順利完成,團員們在活動中均獲得豐碩的成果;了解到祖國的發展,深化了對“一國兩制”的認識,同時藉此加強了兩地的交流,可謂滿載而歸。 此次基本法大使南京交流活動是紀念《澳門基本法》頒佈十五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同樣是由法務局、教育暨青年局、民政總署及澳門基本法推廣協會聯合主辦,旨在透過參觀訪問等活動,讓本澳青少年從不同角度體會《基本法》的落實,並使他們對內地法制有進一步的認識。 基本法大使南京交流團於八月二十五日出發,前往南京進行為期五天的交流參觀,交流團一行十七人,由法務局法律推廣廳職務主管唐伯福擔任團長,團員包括奪得本年“基本法與特區法律問答比賽”的兩支冠軍隊伍的成員,即獲得學生組冠軍的澳門坊眾學校的學生,以及獲得青年組冠軍的濠江中學學生會的成員,另外還包括積極參與法務局法律推廣工作的義工。 此次南京交流學習得以順利舉行,實有賴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江蘇省港澳事務辦公室和南京市外事辦公室的協助,讓基本法大使的成員可以在短短的五天行程中,對南京進行了深入而廣泛的認識及了解。 為了讓基本法大使團的成員增加對一國兩制的了解,並使他們能更多地認識內地法制,故安排他們參觀南京秦淮區人民法院。法院的少年庭副庭長向團員介紹該院的少年法庭,講解該院在全省率先推出的圓桌審判模式,並簡介了當地的青少年維權聯繫網絡。其中,圓桌審判模式用於審理未成年人違法行為,將庭審搬到圓桌會議上進行,並邀請區教育局、區婦聯、未成年人的父母、老師等共同參與審判。在審訊過程中,結合各方的立場將“審”和“教”兩相結合,令審判同時產生矯治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功能。青少年維權聯繫網絡則是由區內各有關單位:婦聯、少管所、律師協會、中學、師範大學等組織的一個聯繫網絡,並設立青少年維權熱線,維護青少年在法律上的權利。另外,團員還參與旁聽了一宗青少年搶劫案,讓團員了解到內地法院的運作情況。 訪問期間,交流團還參觀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及該校的航空航天館,學校的領導為成員介紹了學校的尖端研究成果,詳細講解十多種不同年代的航空器,並讓團員現場親身接觸各類型戰鬥機和無人駕駛飛機等,獲益良多,另外還介紹了澳門學生在該大學的學習情況。除了大學外,交流團還參觀了南京市寧海中學,得到校長和學生的熱情接待,瞭解了學校的悠久歷史和辦學重點,並與學生交流學習情況,分享大家的升學感受,互相勉勵等。交流活動除了使兩地的青少年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及友誼外,亦讓南京的同學更多地認識《澳門基本法》。 此外,參觀行程亦包括:紫金山天文臺、科技館、中山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總統府、雨花臺烈士陵園、南京博物館、明孝陵等。此次基本法大使南京交流活動讓團員更多地了解祖國的文化和歷史,並加強了他們的愛國情懷。最後,每名團員都感到收獲豐富,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