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盧家大屋續展浙江工藝 金石篆刻貝雕精品登場


盧家大屋續展中國藝術奇彩,兩位來自浙江省的工藝家沈穎麗及陳少華,將為大眾帶來具千年文化的 “金石篆刻”,以及獨特雅緻的 “貝雕” 技術,展示我國傳統雕刻藝術的新景象,並於周末安排多場工作坊,歡迎喜愛特色工藝的市民及遊客參與觀摩。 篆刻工藝乃由古代印章藝術發展而來,是一種於方寸之間融會書法與雕刻技法的工藝,製作技巧與印章藝術相似,但更具有美感及欣賞價值。金石篆刻是中國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取材以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最能充份表現篆刻技巧及石質趣味。 金石篆刻集書法、章法、刀法及印材之美感與高超技巧考驗於一, 西冷印社是我國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大的百年名社,融詩、書、畫、印於一體,在國際印學界享有極為崇高的學術地位。沈穎麗現為西冷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師從茅大容、高式熊兩位篆刻大師,取法秦漢古璽。近十多年來,其作品先後近三十次入選全國性書法篆刻大展,特別是在二○○二年獲得了當今中國書法的最高奬 “首屆中國書法蘭亭奬.創作奬”,她將現場展演篆刻技巧,讓大眾一睹當中的精奇藝法。 同為雕刻技術,貝雕以有色貝殼加工雕刻或鑲嵌而成別具心裁的藝術品,作品多以人物、山水、花卉、鳥獸為題材,經選料、磨光、雕刻、鑲嵌、防腐等多道工序一絲不苟地製成,成為獨特雅緻的藝術精品。貝殼的用途廣泛,從遠古時期的串鏈,到貨幣使用以鑲嵌在各種家具上作裝飾,無不受到人們的珍視,以它為材的貝雕作品亦格外受喜愛。 工藝家陳少華具有二十多年的雕刻經驗,他在二○○一年利用廢棄的蚌殼雕刻精美藝術品,創造了別樹一幟的浙江貝雕技藝。據陳少華表示,貝雕工藝製作需時甚久,今次帶來澳門展演的作品《蟹籠生趣》亦花了一年多時間才完成,而又因為貝殼質地脆弱易碎,故需倍加用心雕琢,才能製成藝術性高、兼具收藏價值的作品。 兩項浙江省傳統民間工藝金石篆刻及貝雕由即日至三月十六日於盧家大屋展出,展演時間為周二至周五中午十二時至晚上七時;周六、日及澳門公眾假期早上十時至晚上七時,同時設多場工作坊於週六、日舉行,每節兩小時,報名費用為每節澳門幣二十元正。詳情可致電文化局熱線八三九九.六六六六查詢。



此頁面有問題嗎?

幫助我們改進GOV.MO

* 必填項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