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當局設有多種渠道發放天氣訊息


地球物理暨氣象局表示,當局設有多種渠道發放天氣訊息,讓市民可按其需要選擇合適的方式獲取有關資訊,包括可致電1311透過電話語音系統使用天氣查詢服務,或透過該局網頁瀏覽天氣預報及最新訊息,亦可使用近期推出之「電子天氣速遞」(e-ME) 服務,以電子郵件形式收取該局發送的天氣訊息。 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局長馮瑞權回覆立法議員容永恩的書面質詢時表示,該局亦定時向相關機構發放天氣訊息資料,以便透過報章、電視及電台、或短訊服務、互聯網等途徑向市民傳達氣象訊息。當遇有天氣轉變或暴雨來臨時,該局亦會按預測情況及早發放預報,讓公眾知悉。如4月下旬出現的暴雨情況,該局在預測到未來兩小時內的雨勢將加劇的情況下,遂提早於清晨6:50發出了暴雨警告信號。 馮瑞權表示,現時,因應暴雨期間引發的水浸情況,該局會按照預測的降雨量,透過「暴雨警告信號」向外公佈,而近期實施的「風暴潮警告」系統,則主要針對熱帶氣旋引發的嚴重水浸情況,兩者均為提醒居民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然而,風暴潮帶來的水浸與暴雨造成的水浸有所不同,其影響程度、水浸持續時間和預報時效等亦有別。 他舉例,例如:風暴潮和暴雨造成的水浸區域大部份不相同;風暴潮預報能提前6至12小時發出,而暴雨預報則未能做到;風暴潮所引致的水浸可達到1米以上,而現時由於下水道的改造工程,因暴雨而導致的水浸一般不超越0.4 米,同時水浸時間也較短。 他指出,由於每次暴雨均會引發水浸,如將暴雨納入「風暴潮警告」系統的預警機制,則表示在發出暴雨警告的同時,需發出一級的水浸警告,但水浸一般不會超過0.5米,這容易令市民對危害較大的風暴潮造成混淆。 ※質詢及回覆全文見立法會網頁
(http://www.al.gov.mo/ );編號415/III/2009。



此頁面有問題嗎?

幫助我們改進GOV.MO

* 必填項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