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開展有關澳門經濟發展和規劃等系列調研


為推進《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的實施,澳門特區政府正積極開展一系列的調研工作,並由經濟財政司譚伯源司長負責總體協調,特區政府各司屬下範疇共同派員參與;其中,將重點就澳門經濟發展和長遠規劃開展專題調研,以期更科學地整理出澳門的經濟發展特點和規律、優勢和不足之處,為謀劃澳門未來長遠的發展策略和推進區域合作提供重要的指導參考。
國務院於去年12月31日細則性通過《綱要》並於2009年1月8日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佈具體的內容。為進一步推進《綱要》的實施、深化粵港澳的合作、促進珠三角地區的經濟融合,特區政府正就不同的專題開展一系列的調研工作,包括有:促進粵澳金融合作和教育合作、就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各項優惠待遇開展“先行先試”研究、促進在粵澳門企業轉型升級、構建粵港澳大都巿圈和構建大珠三角優質生活圈等,而是次系列的調研,特區政府將會透過跨部門的協作和努力,力求爭取最全面、最豐富和最具操作性的調研成果。
為了使有關調研工作能順利地、有效地進行,特區政府將透過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中心與本地專家學者,就上述調研專題進行一系列的集思會,收集和整理通盤的意見,還將就個別課題邀請廣東省等不同的專家學者赴澳門作實地考察和互換意見;此外,為了加深澳門社會各個界別對《綱要》的正確認識,可持續中心將於稍後與廣東省港澳事務辦公室聯合舉辦有關《綱要》的大型研討會,以促進粵澳兩地的政界、商界和專家學者等就實施《綱要》的進程中,遇到不同的問題進行剖析和透視,共同為推動珠三角地區改革與發展奠定科學的、客觀的、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基礎。
而上述的系列調研工作將以《綱要》作為核心,以區域合作的互利共贏作為原則,就以下幾個主要方面進行重點調研: 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對接,加強粵澳協調合作,充分發揮彼此的優勢,在城市規劃、軌道交通網絡、資訊網路、能源基礎網路、城市供水等方面進行對接,並儘快開展興建港珠澳大橋。 加強落實內地與澳門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力度,做好先行先試工作,深化產業合作,共同發展國際物流產業、會展產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等服務業;進一步推進金融業的合作,支持澳門銀行的人民幣業務穩健發展,開展對澳門地區貿易項下使用人民幣計價和結算試點業務。 鞏固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地位,使旅遊、商務、會議、展覽等行業配合發展;走適度多元發展之路,發展綜合旅遊,實現產業多元化發展;優化“144小時便利免簽證”,進一步方便人員往來。 建立珠澳創新合作機制,把珠澳跨境合作區作為加強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等方面合作的載體;發揮優勢互補、合力分工,聯手參與國際競爭。 積極開展兩地海關合作,深化口岸通關業務改革,探索監管結果互認共用機制,加強在打擊走私、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合作。 共同建立綠色大珠江三角洲地區優質生活圈,合作推行清潔能源政策,逐步實現統一採用優於全國其他地區的汽車燃料、船舶燃油與排放標準,力爭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區空氣品質;支持發展珠江三角洲區域的循環經濟產業,鼓勵開展物料回收、循環再用、轉廢為能的合作,研究廢物管理合作模式。
澳門特區政府對於《綱要》的實施予以高度重視,並認同《綱要》考慮到澳門發展的實際需要,提高珠三角區域整體競爭力;《綱要》採取了務實的措施擴大區域合作領域、拓展合作深度、創新合作方式和完善合作機制。上述內容均有利澳門突破地域細小和資源有限等客觀因素的制約,通過與周邊地域合作,強化澳門的區域競爭優勢,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和特區的可持續發展奠定穩固的基礎。